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正是在這個時候,「莫巴特」又被「翁巴特」(WOMBAT)無座力炮取代了。「翁巴特」是一種全新的設計,與前者相比,除了使用的彈藥相同而外,二者很少有相同之處。「翁巴特」這個名字是一個動物學上的名詞——即澳洲「袋熊」,而不是英文字母的縮寫。它的全重僅比「莫巴特」身管的重量稍重一些,炮架輕便而細長,有點仿照德國LG40型無座力炮的樣子,並且安有兩個較小的車輪,以便人力推拉火炮時使用。此炮通常是由作為其運輸工具的「流浪者」牌汽車搭載。身管用優質合金鋼材製造,因此,與其尺寸相比,重量顯得很輕,但實際上,它的身管的重量已經佔到全炮重量的大約2/3。炮尾完全是重新設計的,原來那種笨重的滑動式炮閂已被取消,在炮閂位置上安了一個簡單的圓環,圓環用以安裝噴管,並借助鉸鏈連接在身管上。開閂時,圓環轉向測方,關閂時,借助於卡口式連接裝置與身管連接在一起。炮身在方向上的轉動,由依靠在炮尾上的炮手通過身體轉動進行控制;高低上的轉動,則通過轉動手輪實行。這種無座力炮幾乎跟德國無座力炮系列中的最後一種一樣簡單,但卻遠為有效。兩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瞄準裝置。「翁巴特」上的瞄準裝置是一挺0.5 in(12.7mm)的試射槍,試射槍所發射的子彈的彈道與120mm炮彈的彈道相匹配,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試射槍子彈能夠命中目標,炮彈也必然會命中目標——而不會出現脫靶現象。  

   「翁巴特」並沒有安裝用以保護炮手的防盾,而且對它來說也沒有這種必要,因為它很容易進行偽裝和隱蔽,而且火炮全重僅只600 lb(272.4kg),由3名炮手所組成的炮手班很容易就能進行機動。它的一發全備彈的重量大約是火炮全重的1/10,而一發彈丸的重量大約是火炮全重的1/20。這個比值雖然還不是最高記錄,但它依然可以顯示出這種火炮所具有的驚人性能。隨著有關「翁巴特」無座力炮的介紹,英國無座力炮的發展歷史也就接近了尾聲。隨著反坦克導彈在技術上的進展,再繼續生產營屬無座力炮系列的新成員看來已經不大可能。  

  美國著手設計無座力炮的時間比英國要晚得多,然而這也使得它能以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開展工作。美國開始研究無座力炮,是受到從西非沙漠繳獲的1門德制LG40型105mm無座力炮啟發的結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耽擱之後,美國生產出了一種幾乎跟LG40型105mm無座力炮完全相同的仿製品,所不同的是,它配用的是美國自行研製的105mm炮彈。與此同時,步兵也開始要求把這種原理應用於反坦克火炮,到1944年下半年,第一門應用這種原理的反坦克炮已經投入試驗,這就是57mm反坦克炮。其身營長5 ft(1524mm),全炮重40 lb(18.2kg)。這種57mm無座力炮跟當時其它一些無座力炮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藥室和噴管構造。它的藥室是一個擴大了的圓筒,藥室內壁和藥筒之間留有大小適度的空間,藥室前端逐漸變細,然後插入身管,彈丸即容於其內。藥室後部被一個圓形平板所封閉,圓形平板上環繞著輪緣,開有扇形孔,並通過卡口式連接裝置同炮尾連接在一起。像博尼無座力炮一樣,57mm無座力炮藥筒的側壁上同樣開有許多通孔,所不同的是,57mm無座力炮上開的孔數很多,但孔徑很小;而博尼無座力炮上炮彈的孔數很少,但孔徑很大。射擊時,火藥氣體首先充滿藥室內的空間,然後通過炮尾封閉平板上的通孔向後衝出,由此形成與後座力相等的反作用力。咋一看來,好像在發射最初幾發之後,封閉平板必然會被燒燬,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封閉平板在火藥氣體的沖刷下幾乎沒有什麼磨損和燒蝕。  

  首批生產的57mm無座力炮具有一種別具一格的特點,而這種特點在後來的其它火炮上並沒有再現過,這就是在其彈丸的彈帶上預先刻有用以跟膛線相配合的溝槽。採取這種措施的目的是試圖減小彈丸在膛內運動所需要的壓力,並且對因發射裝藥不均勻和藥溫變化所引起的初速跳動加以平滑。事實上,這兩種目的一個也沒有達到,唯一的結果,是使裝填手的工作更加複雜,因為裝填手在裝彈時,只有通過「感觸」才能使彈帶上的溝槽對正炮身上的膛線。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那樣,為了保證發射藥能夠正常燃燒,膛內必需具有一定的初始壓力,而刻制溝槽這種促使彈丸順利起動的措施,對這一點並不會提供助益。然而,不管怎麼說,除了在彈帶上預先刻制溝槽這一點不夠理想之外,這種57mm無座力炮仍然是一種成功的武器,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部分國民警衛隊仍在繼續使用,而且幾乎在東南亞所有國家的陸軍中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中國也仿製了這種火炮,並將它使用於朝鮮戰場,但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又曾被美軍繳獲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57mm無座力炮的原型曾被大量訂貨,並已也是二次大戰中曾被使用過的少數幾種無座力炮之一。它曾被使用於太平洋戰場上,在戰爭結束階段,特別是在菲律賓群島戰役中,它主要是用作步兵的一種近距離支援武器。這種火炮在戰場上所遇到的坦克,如果說有的話,恐怕也是為數寥寥,但實戰證明,這種火炮確有其使用價值。因此,美國又立即制定了兩項發展計劃,首先,是為57mm無座力炮發展多種彈藥,包括榴彈、白磷煙霧彈和榴霰彈;其次,是在57mm無座力炮的基礎上發展一種更大的型號,這就是75mm無座力炮。75mm無座力炮也配有比較完整的彈藥系列,但它在非律賓群島戰役中卻很少得到使用,而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卻曾經大量地參戰。它同樣也為東南亞各國所採用,這也包括中國。中國得到這種武器以後,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對美國這個原發明者進行了回敬。75mm無座力炮比57mm無座力炮銷重一些,全重達到114 lb(51.8kg),但與其彈丸尺寸相比,這個重量仍然顯得很小。它通常都使用一個帶有輪子的三腳支架,並安有一個高低機。  

  同英國一樣,戰後,美國在無座力炮方面的研究步伐也幾乎已經減緩到了停滯不前的程度,然而還沒有完全止步,因為在朝鮮戰爭之前的蕭條年代裡,也還曾經出現過兩種新型無座力炮。第一種,是90mm無座力炮,它比75mm無座力炮要輕而且體積更小,但兩者所使用的彈丸尺寸卻幾乎一樣。90mm無座力炮計劃是完成另外一種任務,即步兵排的防禦任務,因此,它的射程只有作為連、或者甚至作為營用火炮的75mm無座力炮的一半。90mm無座力炮被作為一種留用裝備至今仍在繼續服役。奇怪的是,亞洲各國卻從沒有採用這種武器,這或許是由於美國沒有把任何一門賣給信仰資本主義的中國人,而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人則一門也沒有繳獲到。將重達34 lb(15.4kg)的90mm無座力炮放在肩上,自然不會使射手感到輕鬆,但它相當堅實,能經得起各種碰撞和摔打。  

   1945年,美國將75mm無座力炮按比例放大成為105mm無座力炮,生產這種樣炮的目的是打算將其作為一種制式營屬火炮。但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這項計劃一直都是停留在紙面上,朝鮮戰爭爆發以後,才匆匆忙忙開始組裝,直到戰爭末期才付諸戰場使用。由於下述種種原因,因此,它是一種難中人意的設計:首先,它的耳軸過於靠後,因而需要設置彈簧式平衡機;其次,全炮重量太大;第三,炮上沒有安裝試射槍。於是,不久就又出現了一種口徑完全相同的改進型號,這種型號並沒有被命名為M2型,也沒有給它以類似的名稱,為了避免與其原型發生混淆——因為兩者的口徑完全相同,索性決定在叫法上給它換個口徑,於是,著名的所謂106mm無座力炮即應運而生。  

   106mm無座力炮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並且理所當然地幾乎被西方世界各國的陸軍所先後採用。它很輕,火炮全重僅為485 lb(220.2kg),可以把一發威力很大的破甲彈丸發射到1000 yd(914m)甚至更遠的距離上。它配有一挺0.5 in(12.7mm)口徑的試射機槍,可以確保彈丸首發命中。從吉普車上卸下以後,它的機動性能比英國的「翁巴特」要差些。但如果需要,它可以分解成兩大部分由炮手班進行短途搬動。奧地利陸軍採用這種火炮以後,曾經為它設計了一種專用炮架。這是一種帶有兩輪的炮架,大架很短,整個火炮堅固耐用而且比例諧調。經過這番改裝之後,106mm無座力炮即可牽引在吉普車後面沿崎嶇不平的道路高速行進。進行這種改裝的目的,為的是想使這種火炮能由奧地利陸軍所裝備的多種不同的車輛進行牽引,而不僅只限於一種專用吉普車。就目前所知,還沒有看到別的國家採取過類似的作法。50年代,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將6門106mm無座力炮架設在他們當時使用的輕型坦克的炮塔上,其目的是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大幅度地增強火力。他們把這種怪物取名為「奧圖斯」(Ontos)。它的唯一的一次使用是在1964年的多米尼加共和國,當時,美國海軍陸隊在一怒之下,曾經用它來向隱藏有狙擊手的房屋內噴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對無後座力原理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另一個國家是瑞典。瑞典一直是技術領域的先驅。瑞典人開始研究無座力炮的時間大致和英國相同,並且跟在英國一樣,它是由一位名叫胡格·艾布拉姆森(Hugo Abramson)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他在1941年展出了一種口徑為20mm的單發無座力炮,隨後,在2年之內,它的一種改進型號即被軍方正式採用加入服役。這種武器採用的是單一噴管,這跟德國的LG40型幾乎完全相同,為了裝填炮彈,整個噴管需借助於一個安裝於側方的銷軸轉向一側,裝填之後,通過一個掛鉤式手柄將噴管固定到原來位置。火炮的身管很長,這就使得彈丸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發射藥的能量,得到比較高的初速,在當時研製的無座力炮中,它的初速是最高的,達到2950 ft/s(899.2m/s)。擊針位於噴管中央,借助外部的一根擊發槓桿進行操縱。這種火炮設計得非常好,加工也十分精細,唯獨口徑太小。1943年還曾試驗過一種37mm口徑的無座力炮,但中途即告停止。1946年又開始研究一種新的型號,這就是現在已經名聞遐彌的卡爾·古斯塔夫(Garl Gustav)84mm無座力炮。  

   「卡爾·古斯塔夫」在1949年被瑞典陸軍正式採用,並且自那時以來,它的結構形式一直保持到現在。它已被全世界很多國家的陸軍所購買,尤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現代輕型反坦克武器中的一個驕驕者。這是一種身管比較短的無座力炮,帶有一個單一的噴管,採用的是跟M42式20mm無座力炮一樣的擺動式炮尾。藥筒上有一個可以被吹掉的塑料隔板,底火位於藥筒一側。為了確保裝彈時底火能和擊針位於一條線上,在藥筒底緣上刻有一個缺口,而在藥室上則安有一個凸筍,這種結構形式跟43式克擄伯公司的105mm無座力炮完全一樣。在夜暗條件下,裝彈可能要麻煩一點,但只要經過訓練,也並無多大困難。火炮用高級合金鋼材製造,加工精細,表面光潔度很高,堅固而又可靠。但這種武器現在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並且跟它的32 lb(14.5kg)的重量相比,350 yd(320m)的有效射程也顯得有些偏小。  

  瑞典還有一種口徑更小,可以堪稱是「卡爾·古斯塔夫」的小兄弟的無座力炮,這就是「米尼曼」無座力炮。它是沿襲德國「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而製成的一種拋射式武器,但射程比較遠,精度也比較高。它的身管採用經過纏繞加固的玻璃鋼製作,口徑68mm,內裝一發2 lb(0.91kg)重的彈丸及其配用的發射藥。發射藥裝在一個專用的圓管內,側壁上刻有許多通孔,這種結構跟博尼炮彈一樣,而且發射時所起的作用也跟博尼炮相同。發射藥燃燒時,火藥氣體衝出發射藥管並使藥室內部壓力升高,賦予彈丸以起始推力,爾後,隨著彈丸飛出炮口以及火藥氣體通過極糙的噴管噴向後方,一次完整的發射即告完成。「米尼曼」的所有零、部件都已達到不能再簡單的地步,瞄準具是塑料做成的,並且擊發裝置也大多是塑料製品。彈丸在飛行中不旋轉,靠尾翼穩定,武器全重只有6.5 lb(2.95kg),而有效射程則超過250 yd(228.5m)。對於如此簡單的一種武器來說,達到這樣的射程,確實很不容易。「米尼曼」曾被用於大量裝備瑞典陸軍和國民警衛隊,但在開闢出口銷路方面卻未能取得很大成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瑞典還有一種無座力炮,就是博福斯(Bofors)90mm無座力炮。這是一種結構簡單、性能先進、並且十分現代化的營屬火炮,只有一點,就是它的炮身的架設方式應當除外。它沒有使用耳軸和方向轉軸,而是將炮身懸掛在上方的一個連接球軸上。為了使球軸能夠固定於身管上方,必須由炮架向上伸出一個形狀古怪的鵝頸式支臂。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炮手通過移動肩膀就可以完全自如地控制火炮的高低和方向射界,因此,訓練與瞄準非常容易。火炮上安有一挺試射槍,並且火炮既可以安裝在堅固的雙輪支架上進行牽引,也可由瑞典的吉普車進行搭載。  

  蘇聯人對無座力原理從來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他們傾向於把自己的希望寄托於火箭或者傳統的火炮。戰後,他們曾經生產過一種式樣一般的82mm無座力炮,這種火炮使用的是單一噴管,炮彈通過噴管裝入膛內。這種無座力炮非常笨重,因此在蘇軍中並未服役多長時間,但在蘇聯的一些衛星國以及南斯拉夫的軍隊中,至今仍然依稀可見。繼82mm無座力炮之後,蘇聯又生產過—種107mm口徑的變型,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火炮並未普遍裝備,並且至今已經完全銷聲匿跡,甚至蘇聯的衛星國也沒有大量購買,顯然這種武器的設計非常低劣,以致最後不得不徹底拋棄掉。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接受過蘇聯的82mm無座力炮,並在此基礎上造出了他們自己的型號,這種被稱之謂「塔斯奈斯」(Tarsnice)的火炮,體積比蘇制82mm無座力炮小得多,重量也輕得多,雖然射程只有蘇制原型的一半,但使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捷克的另一種無座力炮也是蘇制火炮的革新型號,它的重量是蘇式火炮的4倍,而射程卻只有蘇式原型的2倍,達到1000 yb(914m)。捷克人想必已經認識到,這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努力,因為它也很快就很不體面地退出了現役。  

  芬蘭是獨立自主地從事無座力炮設計的另一個國家,儘管它的生產數量一直不大。芬蘭所設計的無座力炮被取名為M58式,這個名字來自它問世的時間。從時間上看,它確實有點「生不逢時」,因為到1958年那個時候,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已裝備了自己的無座力炮,並且最晚的也已有4年之久的歷史。但大量跡象表明,芬蘭人從其競爭對手中吸取了經驗,由於博採了眾家之長,使他們生產出了一種可能是最好的無座力炮。M58式無座力炮的口徑為95mm,全重僅308 lb(139.8kg),比其同類要輕得多,與瑞典「博福斯」90mm無座力炮的572 lb(259.7kg)相比,顯然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進展。關於這一點,或許可以部分地用下面的事實加以說明——這就是芬蘭無座力炮沒有安裝用以提高首發命中概率的試射槍,然而也正是由於沒有安裝試射槍,所以也就大大削弱了由於火炮重量輕而在戰術使用上所帶來的好處。即使是這樣,能夠生產出一種如此輕便的火炮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從外形上看,它跟美國106mm無座力炮相似,而炮尾則非常明顯是美國系列中的「克羅姆斯吉特」(Kromuskit)型炮尾的複製品。它所發射的彈丸重22 lb(9.08kg),初速接近1800 ft/s(548.6m/s),對於無座力炮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值,而且只有「博福斯」90mm無座力炮超過這個數值。人們總希望能夠更多地瞭解一下這種有趣的火炮,但它顯然是沒有大量投產,也沒有出售給任何外國,這也可以說是對它投放市場「遲緩」的一種「報應」。如果能夠安裝一支試射槍,那麼,它看起來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有用的武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設計上唯一顯示出有點獨創性的,是日本人於1945年後期所生產的一種試驗型無座力炮。日本人原計劃是將其作為一種由單兵攜帶的武器系統,並且力求能把當時流行的德國同類武器的一切特點都集中在這種武器上。它是一種介乎於德國「重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和LG43型無座力炮之間的武器,如果有幸能夠進一步得到發展的話,它很可能會成為一種非常有用的武器。口徑為82mm,這在當時是恰到好處的。它的試驗型號的全重為90 lb(40.86kg),也是適度的。其炮尾幾乎跟LG43式無座力炮完全相同,使用一個短的錐形噴管和一根位於中央的擊針。最大射程據稱是850 yd(776.9m),但在同坦克進行作戰時,其實用射程要比這小得多。它安有一付輕型三腳架和一具光學瞄準具。儘管它的製作工藝水平遠不能跟美國57和75mm無座力炮相比,但其原理是正確無誤的。對美國裝甲部隊來說,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無座力炮僅只生產過1門。由於沒有留存下彈藥,所以美軍亦未對它進行過發射試驗。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第八章 反坦克導彈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能夠投擲的東西就能用於破壞(石塊、魚叉,以及其它無數種東西都可用作軍用武器)。 —— 《袖珍牛津字典》
現在,反坦克導彈已經成為現實。但人們往往難以理解的是:它的出現為什麼竟然會經歷了那樣漫長的時期。製造反坦克導彈的技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具備,當時,德國已經擁有滑翔炸彈和導線控制的爆破坦克。而在戰前,盟國方面就已擁有用無線電進行遙控的靶機。儘管靶機和小型導彈之間有很大差別,但二者的原理卻大同小異。然而,即便是擁有驚人發明潛力和在探索有無可能、有無必要方面擁有明顯自由的德國人,也從來未敢冒然涉獵反坦克導彈領域,如果能夠開展此項研究,那肯定會對德國軍隊大有助益。人們必定會作出這樣的推斷:戰時,科技工作者之所以對反坦克導彈漠不關心,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軍方沒有人提出過這方面的要求。  

  戰爭時期,發明家和發展工作者們,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時間和使用者要求的制約。如果軍方一開始就提出需要一種新的和口徑更大的火炮,那麼,它通常得到的也就只能是一門火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在提出其要求之前,通常都來不及進行周密的思考:當他手中所使用的火炮在射程上已經不如他所遇到的坦克上的火炮遠,在對付坦克裝甲方面已經無效時,他所作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求得到一種更大和更好的火炮——當然是越快越好。面對著這種要求和一張緊迫的時間表,研製工作者就只能應其所求,發展一種口徑更大的火炮。而當使用者驚呼火炮太重的時候,那他就只好自作自受。大多數的時間都花費在對產品的改進上。如果軍方在一開始提出的是要研究一種對付坦克的更好方法,那麼,他所得到的武器很可能就會跟火炮全然不同。這就是我們提出下述看法的根據:即如果軍方提出的是研究對付坦克的方法而不是局限於發展火炮。那麼,反坦克導彈在二次大戰中很可能已經被製造出來並得到了應用。然而,由於軍方並未這樣提出要求,因此,他所得到的武器自然只能局限於火炮,外加一點輕型火箭。除此之外,就再無其它品種。而反坦克導彈也就只能在戰後資金短缺和軍方漠不關心的條件下,自生自長了。  

  第一批反坦克導彈是在50年代中期出現的,它的誕生地是法國。在考察各種反坦克導彈的不同特點之前。我們將首先澄清一下在下面敘述中所使用的一些專用術語,以及導彈的發射和制導方式。  

  從廣義上說,凡是拋擲或發射出去的物體,都應當稱之謂導彈。這既包括聖經上所提到的牧羊人大衛殺死歌利亞人勇士菲力士時所使用的那種用繩索投擲的光滑的圓形石塊,也包括重達數噸,帶著原子彈頭、並能環繞地球飛行半周的洲際火箭。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但根據通常的慣例,人們所使用的都是狹義的定義。即那些由火箭發動機推動、依照發射者發出的指令飛行,並且能夠攜帶多種戰鬥部的物體,才稱之為導彈。本書所採用的就是這種定義。所謂制導導彈,是指那些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明顯的是由發射人員控制的物體。然而,這種定義和含義也還有些含混,因為絕大多數的火箭導彈都能歸入這一類。如果採用習慣用法(也可以說是濫用),那麼,賦予這個詞的將是這樣一種含義:所謂導彈是專指那些在其整個飛行過程中均被加以制導的物體,而在本書中則是專指那些專門用於同坦克作戰,並且從始至終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下的物體。  

  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都採用有線制導,這也就是說,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是由沿著拖在導彈尾部的兩股精製金屬導線所傳輸的電子信號進行控制的。指令信號非常簡單,僅限於控制導彈在兩個平面上移動,上或下,左或右。在練習彈上,通常還需要給導彈擬定一個自毀程序,以便在導彈明顯偏離航線或超過射程極限時,能夠自毀。除此之外,在指令信號中就再也沒有別的東西。自毀動作是由一個額外的附加指令信號所完成的。導線製作得非常精細,並且與外部絕緣,以防止飛行過程中發生短路。導線載於導彈的尾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逐漸從線軸或線管中拉出。由於導線十分纖細,因此,在導彈飛行結束之前,幾乎不可能飄落到地面上。像這種把導線放在導彈上的方法,恐怕是使導線不產生應變的唯一方法。指望利用火箭把導線從固定在發射陣地上的線軸上拉出去的辦法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採用上述方法也有缺點,過就是導彈必須承載導線的全部重量,並且必須能在飛行過程中,把導線均勻而迅速地釋放出來。釋放導線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已經成了一種全新的專門技藝,而且時至今日,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停止。除了導線釋放問題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這就是導線被拉出以後,導彈本身重量所發生的變化,將會給導彈的飛行與控制帶來麻煩,這樣,如果不從電器或電子方面尋找辦法,那麼,用機械方法進行解決的難度將是非常之大的。  

  與火炮相比,導彈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它僅只需要一個異常簡單的發射架——甚至往往不需要發射架就可以發射;它能攜載一個尺寸很大的戰鬥部;因為它是一種制導武器,因此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這種精度比火炮自然要大得多。導彈在命中精度方面的最大特點是,只要保證射手能夠看到目標,那麼,它在最大距離上的命中精度,幾乎仍然像在任何其它距離上一樣好。事實上,當目標距導彈非常近時,命中反而會更加困難,因為此時導彈的飛行時間還很短,以致難以使導彈處於控制之下——這一點,正好跟火炮相反。對火炮來說,目標距火炮越近,命中的精度就越高。現在,一個中等尺寸的導彈,其射程就已能夠超過常規火炮。而且有種種跡象表明,導彈的射程還將會進一步增大,而火炮對此則只能望塵莫及。由於只有一個十分簡單的發射架,因此,反坦克導彈非常便於機動,並且很易進行隱蔽。由於一般沒有炮口焰和衝擊波,因此,大多數反坦克導彈,在其整個發射和飛行過程中,均難以用肉眼看見。坦克無法知道反坦克導彈是否正在對它進行射擊,即使能夠發現正在對它進行射擊,也無法探知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的準確位置。而使用反坦克火炮,則一直存在著這個問題,因為炮口衝擊波能被坦克發現,因此,坦克駕駛員通過各種迴避辦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炮手的瞄準。使用反坦克導彈時,雖然坦克駕駛員同樣也能採取他所喜歡的迴避動作,但導彈控制手能夠輕易地跟蹤坦克的每一個機動動作,而不存在任何大的麻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當然,反坦克導彈也有其不足處,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這些不足之處在人工制導的老式反坦克導彈上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給射手(或控制手)提供控制飛行的條件,反坦克導彈的飛行速度都比較小,每小時僅約300-400 mi。若飛行速度為400 mi/h(643.6 km/h),則飛完2000 yd(1828 m)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0 s;若飛行速度為300 mi/h(482.7km/h),則飛行2000 yd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3 s。在13s的時間內,可能會發生各種情況。例如,目標可能會運動到樹木或房屋的後面,或者剛好運動到一些稀薄的遮蔽物後面,使導彈射手無法看到。這樣一來,射手可就無計可施了,因為,如果射手根本看不到目標,自然也就不可能會命中目標。  

  因為導彈以跟飛機同樣的速度飛行,所以,用控制飛機的方法來控制導彈也就不足為奇了。絕大多數早期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大多是採用升降舵和副翼,利用氣動力進行控制。這種系統的優點,是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再安上一個陀螺儀,就可以將指令信號傳送到相應的控制面上,以完成所要求的機動動作。安裝陀螺儀是必需的,因為否則便不能測出導彈的飛行姿態。在有些導彈上,還特意作出了下述安排,即使其在飛行中不停地轉動,其目的,是為了抵銷製造誤差及火箭推力偏心的影響。升降舵連接在彈翼或尾翼上——在所有這些低速飛行的導彈上,都需要多個彈翼,目的是使其能夠上升或概略地保持直線飛行。

  然而,簡單的空氣動力控制系統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就是它必須借助於空氣動力才能工作。這也就是說,導彈只有在達到所需要的飛行速度時,才有可能達到全面控制狀態,而在導彈起飛之後的一個關鍵性階段內,幾乎不能處於真正的受控狀態。這就意味著導彈的最小射程相當大,換句話也就是說,導彈在處於受控狀態之前,將要飛行相當長的距離。因此,只要目標坦克跟導彈接近到足夠近的程度,除了偶然情況之外,它就能夠免遭命中——這與火炮的情況恰巧相反,對火炮來說,射程越近,射擊精度越高。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更為現代化的反坦克導彈,都在噴管處安上了燃氣控制舵,自然,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控制舵必需用一些特殊的耐熱材料製作,只有這樣,才能承受住發動機工作時所產生的燒蝕和沖刷作用。這種控制方法已經在英國的「斯文費厄」反坦克導彈上得到了應用,有關這種導彈的其它特點,我們還將在後面詳加敘述。由於採用了利用轉動噴管進行控制的方法,使得「斯文費厄」在飛離發射箱幾英尺之內,就能進行令人吃驚的機動。  

  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當然不是全部——都是由人通過控制箱和控制手柄、或它們的變型進行控制的。控制手柄跟飛機上的操縱桿非常相似,而有幾種導彈,特別是蘇制導彈,它們的控制箱,在外形上,跟無線電航模靶機的控制箱近似,操作手通過一個潛望鏡或一個雙目望遠鏡,並通過移動控制手柄的辦法,引導導彈沿瞄準線飛行。這個動作,跟飛機駕駛員的動作幾乎一樣。射手根據火箭發動機所發出的火焰可以看到導彈,而在有些導彈上,由於在彈尾又加裝了一個專用的曳光管,因而使火焰變得更加明亮。沿著導線輸入的控制指令使控制面移動,移動量的大小以及回歸原位的時機,則需要由射手進行判斷。要完成這樣的任務,自然需要有相當熟練的技能和經過大量的實際訓練,而困難的程度,則主要取決於所採用的控制系統的類型。目前,有兩種類型的控制系統,在考察具體的導彈型號之前,瞭解一下兩種控制系統所包括的含義還是必需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幾乎所有的老式反坦克導彈採用的都是被稱之謂「加速度控制」的原理,採用這種原理時,應將控制手柄扳向一方,比如左方時,導彈即轉向左方,當控制手炳再轉回居中位置時——也就是說不再需要導彈轉彎——則導彈將改作直線飛行,但此時,它只能沿著新的航線作直線飛行,即它仍然是在與其初始航線成一定夾角的航線上向左飛行,這種情況與駕駛汽車完全相同:當將方向盤打向左方幾秒鐘後,再轉回原位,汽車就會向左作直線運行,如果方向盤打向左方後保持不動,那麼,汽車將總是向左轉彎,以致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周。導彈也同樣如此:如果控制手柄沒有處於居中位置,那麼,導彈將一直轉彎,並形成一個圓周。而圓周的大小則取決於控制手柄移動量的大小。這裡不妨再闡述一下,對射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假定,如果射手想讓導彈向左飛行以進入瞄準線,那麼,它就需要將控制手柄扳向左方一段時間,而在導彈進行橫向移動時,他應當將控制手柄從左方移開。在導彈即將與瞄準線重合的某一點上,射手則必須向右扳動手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導彈引導到瞄準線上。但事情並不會一次成功,通常不是修正的偏大,就是修正的偏小,因此,必需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出修正指令,這樣,導彈在飛行中,實際上是圍繞著瞄準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不停地擺動。  

   「速度控制」原理與「加速度控制」原理有所不同。為了能夠使「速度控制」成為現實,需要有一種複雜得多的陀螺裝置。在「速度控制」系統中,當控制手柄移向左方時,導彈即移向左方;當控制手柄轉回中間位置時,導彈則向右轉動一個同等的角度——從而使導彈最後沿著一條與原來航線平行的航線飛行,這就改變了射手對校正移動只能進行估測的狀況,從而使射手的負擔大為減輕。從作用上說,這種方法的實質,是把導彈引導到按照手柄移動的方向上,而不是使導彈轉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在對導彈提出要求以後,對射手來說,導彈將總是橫貫瞄準線進行等速運動;採用「加速度控制」時,導彈顯然將越運動越快,因此,才取名為「加速度控制」系統。採用「加速度控制」系統將很難把導彈引導到預定的航線上;採用「速度控制」系統時,射手只要在控制手柄上輕輕一捅,就能「輕輕推」著導彈作橫向運動並對到目標上。而對採用「加速度控制」的導彈來說,實現這一點則是相當困難的。在對這兩種原理進行比較之後就會發現,「加速度控制」系統需要進行大量的初始訓練和重複訓練。  
  儘管「加速度控制」系統具有以上缺點,但它仍然為若干種導彈所採用,這主要是因為它製造簡單,並且維修容易。


當然,事實上,現代的反坦克導彈也並不需要部隊進行多少維修工作——就工作狀況來說,它要麼能正常工作,要麼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可以直接送回工廠返修。第一種實用的反坦克導彈是50年代中期由法國北方航空公司(Nord Aviation)製造的,這種導彈是在德國在二次大戰中研製的一種叫「魯爾斯塔爾」(Ruhrstahl)空對空導彈的啟發下,研製成功的。而這種空對空導彈,在大戰結束時尚處於發展階段。法國的第一種使用型號是SS10反坦克導彈。在其被更大型的SS11取代之前,它在部隊持續服役了6年以上。SS10的大小,在當時是合適的。彈重33 lb(15kg),彈長不到3 ft(914.4mm),翼展30in(762mm)。彈上有四片尾冀,尾翼有一個很大的後掠角。它以平均80 m/s的速度飛行,或者說每小時概略為180 mi,射程為1600 m。SS10的飛行速度太慢,射程也太近,但它畢竟是第一個投入現役並取得成功的導彈,因此,在反坦克導彈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據一些報告說——雖然其中大部都未經證實——法國陸軍曾在阿爾及利亞戰爭中使用過這種導彈,主要是用於消滅在複雜地形上的點狀目標,例如,山頂上的防禦支撐點和巖洞內的防禦工事等,都曾被SS10的空心裝藥戰鬥部摧毀過。而要完成這些任務,使用一般火炮是異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SS10的最大貢獻就在於,它用事實證明了,人們可以造出反坦克導彈。同時,它還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設計思想。例如,導彈的發射裝置兼作運輸包裝箱的方案,就為後來的許多導彈所倣傚。取下包裝箱,將前端支起,再將瞄準具安於後部,導彈即作好了發射準備。它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然而性能不理想,威力也顯得不足,因而,在50年代末期被SS11所取代。SS11比 SS10大1倍,戰鬥部也比較大,彈長達到46in(1168.4 mm),但翼展卻減小到20in(508mm)。續航速度幾乎是SS10的2倍,達到 335mi/h(539 km/h),最大射程增加到3000 m。SS11是一種十分厲害而成功的武器,先後曾有二十多個國家進行購買和裝備。全彈重30kg(66 lb),戰鬥部可以穿透23 in(554.2 mm)厚的裝甲板——這是一項驚人的性能,並且也是導彈能夠攜帶大量炸藥的一個有力證據。如將同等重量的炸藥裝入炮彈內,彈徑就會達到155 mm左右,而火炮的重量將會達到5-6 t。 SS11不僅可以在地面上利用發射箱發射,而且可以安裝在車體上,並在車上發射。導彈和發射箱可以由吉普車搭載,既可以在伸出於車體兩側的支架上發射,在有的情況下,也可以在風擋玻璃上方發射。採用車上發射時,射手和司機必須下車,並向側方走出幾碼遠的距離,以避免發射時受衝擊波傷害。當安裝在裝甲車或坦克上時,導彈要麼安裝在發射箱內,要麼安裝在發射軌上,而發射箱或發射軌安裝於炮塔的兩側。總之,SS11在裝車方式上幾乎不受任何限制,並且只需經過稍事改動,就能裝在直升飛機上。  

  作為法國陸軍反坦克防禦的一種骨幹武器,SS11曾在法國陸軍中服役達10餘年之久,但作為單兵便攜式武器使用,它的重量顯得有些太大,因此,在SS11裝備部隊之後不久,一種被稱之謂「安塔克」(Entac)的反坦克導彈即告問世。「安塔克」是「反坦克制導導彈」一詞的法文字母縮寫,與SS11相比,它既小又輕,裝有導彈的發射箱全重為70 lb(31.8kg),飛行重26 lb(11.8 kg),最大射程2000 m,戰鬥部較輕,僅裝有8 lb(3.6 kg)炸藥,但卻具有足以穿透20 in(508 mm)以上裝甲的能力,儘管穿孔的孔徑可能很小。「安塔克」於1957年被法國陸軍採用,並曾向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出口,這些國家購買安塔克的目的,或者是進行試驗,或者是進行裝備。截至1968年為止,訂貨總數已經達128000枚,交貨總數已達116000枚。這就使得「安塔克」導彈,像SS11導彈一樣,成了北方航空公司的「搖錢樹」。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6 00:02 , Processed in 0.02540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