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油仔~~

离题一下~

根据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理论,
西欧基督教文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灿烂的文化成果,是因为在其起源之初,其文明圈中的帝王,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建立起持久的大一统帝国,
所以,基督教文明便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地成长,诞生出伟大的文艺"复兴"(实为创造,只是借了古希腊罗马文明这具尸体而已)

而基督教文明的孪生姐妹,东正教文明,则因为东罗马帝国的存在,在其成长之初,便受到大一统文明的高压,最终变为死气沉沉的文明.

[ 本文最後由 天下創世 於 07-5-28 09:59 PM 編輯 ]
 

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騎士,策馬向前!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是这样吗?

我也曾在一些论坛上看过一些关于“中华民族”的论题。。。

在那个论坛中,文章中也说起中华,或者说明确点就是说“汉族”,的服饰的演化史,来表达了这么

一个作者的观点---我们民族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因为无论是春秋还是两汉,或是隋唐或是两宋明

清,每个时期的服饰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服饰的不断的变化,其实就是在显示着一个特点,在中华

的演化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融合的历史(反例就是封闭的岛屿国家日本与只靠近东北的朝

鲜)。中华没有固守狭隘的民族要义(以民族服饰为例),没有只看过去,他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思

想与风俗的气魄。(美裔华人历史学家余英时在获得”约翰·克卢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演说中

也谈及有关与包容性的问题)

当然,那位作者

他是站在汉族的角度来说那是”汉民族的包容性“。而抛来这个立场,就会发现,其实汉民族

在“包容的过程中”。自身也从原来的传统中被“某某化”了!

      或者说,现在所讲的中华民族,其实就是历史上在中国这篇土地上各种”消失“的文明(包括消

失了在两汉后的汉民族,包括隋唐后消失的汉民族......)的融合后的代表!甚至也可以说,已经是无

所谓所谓的汉民族了,就连现在的汉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所以,引用网友的“以

汉民族沙文主义为中心的中华民族”的话,他现在不是仅仅指一个民族!!

顺便说说网友的”强权的征服论“,是说历史上有很多的民族被汉族征服了。在这里,我要说明这么

几点。首先,这句话并没有多大的错误,只是,征服一说,太单面性,太狭隘了。上面我已经说过

一些了,在这里做再一个论证,假如我们把统治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的中原的民族看作是

一个民族的话,那么,那个民族其实,跟同时期的匈奴部分部落一样,都在历史的演化中消失了,

被“某某化”了。就像一盆蓝色的颜料中加入了一杯其他颜色的颜料,在当时看到的是,那还是一盆

蓝色的,但是,在随后,再加入其他的颜色,那么蓝色,还是蓝色吗?只是,不变的是每次融合的

主体,就是那个”大盆“,都被历史学家与现代的我们冠名为”汉民族“,而那些满载着其他颜料的杯

子,被冠上可其他形形色色的名称而已。每些原些存在的民族们包括当时的汉民族,他们的服饰,文

字,语言,生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了。他们在不断的融合。而到了现在,就形成了人口12

亿的汉族。而这个12亿的汉族,真正的说,就是历史上所有”被同化“(按照网友的观点来说的)的

民族的集合体

     而网友又有说,现在的中华民族,不应该包括其他的民族。我想,也可能吧,想想朝鲜族、俄罗

斯族,他们都在中国内陆生活着,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国家。但是,历史不是在今天就停止

的,交流融合是在不断的进行着的。谁会去否定,创造端午节的那个”民族“,不会在未来产生呢?

或者哪天,泼水节也会成为未来的汉民族的欢庆的节日了。

      说道炎黄,那正如另一个网友所说,他们的存在,就是民族的象征。或许,民族所有的都在

变,在同化或者被同化,而唯一证明他是一个民族的,就只有那个民族的象征了!于是,炎黄的

意义被"捧得“巨大了!

[ 本文最後由 raikkonenai 於 07-5-28 02:11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22 raikkonenai 的文章

記得看完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我的感想是「民族僅是一認同、遺忘與記憶的過程而已」,謹以此為本篇的註腳。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湯恩比這我認為有些扁頗

對於大一統帝國對文明的成長是否有壓迫意味這還是有爭議

雖然說戰亂時期的確對一些文明進步是有幫助的,很不情願地這樣講

像是英國的黃金時期是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之時  雅典的黃金年代是波希戰爭的時候

總之

文藝復興能夠讓希臘羅馬知識回傳義大利

事實上 阿拉伯與拜占庭保存的貢獻是不可抹滅的

我是覺得 拜占庭當時的情況,已經是就算一百個拿破崙來也沒有用

但仍能抵擋阿拉伯人 土耳其人的入侵如此長久

已經足以顯現出君士坦丁堡的偉大了

[ 本文最後由 天下創世 於 07-5-28 10:02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东罗马将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对东方民族的抵抗上,就剩不下多少力气用在文化的发展方面...
及对古希腊罗马文献的保存,

东罗马虽然也可以说很伟大,不过现在影响世界更大的是基督教文明(西欧加米国),而不是东正教文明(东欧,俄罗斯以及苏联式的共产主义)
可以说是为他人做嫁衣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东正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问题哦。。

东正教是与天主教、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亦称正教。又因为它由流行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来,故亦称希腊正教。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等一些斯拉夫语系国家相继脱离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直接管辖,建立自主教会,逐渐形成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希腊正教目前则主要指使用拜占廷礼仪的东正教会。
东正教应该是属于基督教,只是是其分支。就像逊尼派与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种教义分支类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守護勳爵

教會第一次大分裂,羅馬"公"教    東方"正"教

包存希臘羅馬的是回教徒,相較下東羅馬就遜了

日本是吸收外來文化最厲害的國家之一,尤其受到中國和美國的影響最深
 
http://blog.roodo.com/yowyowyow123
我的部落格,有興趣來看看吧,想要發文我也可以代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日本是吸收外來文化最厲害的國家之一,尤其受到中國和美國的影響最深

正確來說:是唐朝、之後是整個歐洲,前期尤其已荷蘭為主。
如果只已日本只會吸收別人的文化,是看不到真正的日本的。

印象中,有一個人為著思考,如何同時保存日本的傳統文化與歐洲思想,因而發瘋。
這樣的精神,是在炎黃的血統,看不到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守護勳爵

這並不只有漢文化,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都是互相交流的,就像中日兩國,我學你的法律 你學我的鑄劍術一樣,差別在於多寡而已

所以今天很多漢文化追根究底其實不是漢人發明的

日本 歐洲 印度都有一樣的情形

但是今天在歷史的巧合下,日本成了世界大二大經濟國,在多種原因下,日本成功建立起自身的現代文化

我們常常說某東西是日本貨 或某東西是美國貨,日本人已經成功的逤造出新的日本精神(EX:精緻 細膩 迷你 團體主義(跟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相較) 甚至是禪

無法否認的,在這10年之前,中國經濟尚未崛起,東方文化的代表就是日本,這沒什麼民族問題,純粹只是他在那個年代經濟起飛

PS:歐洲的荷蘭 英國 西班牙等文化是在大約江戶德川幕府時期傳入,或是更早的戰國時代,剛好歐洲在大航海,中國也是差不多時期

[ 本文最後由 玉日比 於 07-5-29 10:11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呃~我會特別講唐朝不提中國是因為……
中國的文化~常常因為改朝換代,就莫名的消失一堆文化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0 14:09 , Processed in 0.03326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