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中國63式水陸坦克



國別 中國  

名稱 63式水陸坦克
Type 63 Light Amphibious Tank  

研製單位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生產單位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現狀 按用戶需要生產  

裝備情況 裝備中國部隊和用於外貿  


概述
該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1958年10月開始設計,1959年3月和6月先後試製出2輛樣車。在對樣車進行試驗修改和改的基礎上,於196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並交部隊試用。

根據試生產和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又作了改進,於1962年5月試製出2輛設計定型試驗車,進行了陸上2500km和水上70摩托小時的設計定型試驗。然後重新試制樣車並進行2650km的補充試驗,於1963年3月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水陸坦克並投入批量生產。

該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機動性能特別是兩棲性能和適當的裝甲防護能力,主要用於強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陸與反登陸作戰;摧毀敵灘頭陣地防禦設施,消滅敵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協同步兵作戰,實施火力支援,適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澤和水稻田等水網地區執行戰鬥和偵察任務。


結構特點
該坦克在總體設計上考慮到了水陸坦克作戰的各種特點,合理地解決了坦克在陸上和水上沒要求的矛盾,滿足了在陸上和水上的使用要求。

該坦克採取了發動機縱置,動力傳動裝置後置,戰鬥部分居中,駕駛操縱部分位於最前部的佈置。在陸上使用時,除裝甲防護能力舟弱和外廊尺寸稍大外,具有陸上輕型坦克的戰鬥性能。

為滿足水上性能要求,在總體設計上採取了盡可能增大排水量、對全車的零部件設計和外購悠揚的選用盡可能 地減輕重量並採用了中空的大負重輪以提高浮力等措施。通過合理的線型設計和重量重心配置以及噴水推進裝置設計使坦克在水上行駛具有較好的適航性和機動性。經試車和水上射擊證明車輛在水上有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射擊穩定性和抗巨流能力。車首較高並裝有防浪板;車內裝有機動泵、電動泵和手搖泵等排水裝置,可能保證坦克在水上行駛的安全。


該坦克採用4沖程V型12缸水冷柴油機,型號為12150L-2,標定功率為294kW(400馬力)。水冷卻系統陸上採用管片式散熱器和廢氣引射裝置,節省功率,佈置合理;水上利用水道夾層式熱交換器,帶式制動器和側減速器,水上推進裝置和抽水裝置等組成。陸上行駛時的動力傳遞路線是由發動機經主離合器、變速器、兩側轉向離合器、側減速器傳到主動輪。水上行駛時由發動機經主離合器、分動箱、萬向節傳至左右兩側的噴水推進器。

主離合器為干摩擦多片式。

該坦克採用帶同步器換檔機構的定軸式機械變速箱,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部為水上推進傳動,分動箱將動力向左右兩側傳出,並帶有1個倒順機構,可使傳動軸帶動推進器葉輪正轉和反轉;後部為陸上變速器,包括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第三、四、五檔帶有慣性式同步器,第二檔帶有簡單式同步器,第一檔和倒檔採用滑接齒套換檔。整個變速箱的水、陸兩部分的傳動機構可以互相獨立使用也可同時使用,即可使履帶和噴水推進器同時工作以便於坦克下水和上岸。


轉向裝置採用干摩擦多片式離合器。

側減速器為一級圓柱齒輪減速裝置。
行動裝置採用獨立式扭桿懸掛,單銷小節距金屬履帶板。高履剌人字形花紋履帶板的附著性能好,提高了坦克在水稻田、沼澤、淺灘等地的通過能力和坦克出入水能力。有6對中空的單輪緣大直徑掛膠負重輪,第一和第六負重輪處裝有蝸卷彈簧限製器,其餘裝有橡膠限製器。履帶的鬆緊程度由曲臂和雙頭螺旋式履帶調整器進行調整。

水上推進裝置採用軸流式噴水推進器,在傳動裝置兩側各裝有一套噴水推進器和水道,在車尾噴水口處設有可以控制開閉的水門。

為實現水上倒車,車體後部兩側開有倒車水道,關閉車尾兩個水門,水從車後兩側噴水口向車的斜前方噴出,產生向後方的推力,在短時間內即可實現減速、制動或倒駛。當關閉一側水門時即可實現靈活轉向。

噴水推進器可由分動箱操縱使之正轉和反轉。正轉使坦克在水上行駛,反轉時使水道中的水倒噴,以此來除掉水道進口格柵上的水草與雜物,防止堵塞。

裝甲車體由特殊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具有較好的外形和防護能力,車首甲板相對較厚且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前部上斜裝甲板上裝有防浪板,防止坦克在水上行駛時向車首湧水,在陸上行駛時防浪板可以放下來。

炮塔體是由6塊弧形側培訓甲板和1塊頂裝甲板焊接而成的半球形炮塔體。炮塔前部有火炮安裝孔、並列機槍射擊孔和瞄準鏡孔,炮塔頂部有指揮塔和炮塔門。

該坦克在半球形的炮塔體上裝有1門62-85Tc式85mm坦克炮,用帶滾針的耳軸裝在炮塔體的耳軸孔內,方向射界為360°,俯仰範圍-4°~+22°。採用電動方向機可無級變速,能快速調炮,高速轉移火力,亦可低速精確瞄準,還可實現車長操縱炮塔。車內攜帶炮彈40發。該炮右側裝有1挺59式7.62mm並列機槍,左側裝有1個63式坦克炮瞄準鏡,指揮塔上裝有1挺59式12.7mm高射機槍。

觀察儀器有1個裝於指揮塔上的61式車長觀察鏡,2個裝於指揮塔兩側的71式坦克指揮觀察鏡。炮塔兩側各配置1個59式潛望鏡,供炮長裝填手使用。在駕駛窗上配有3個61式水陸坦克駕駛觀察鏡,夜間或霧天可用62式坦克夜視儀,還裝有61式水陸坦克觀察鏡,供水上行駛使用。

電氣設備的電源部分主要包括4個65式蓄電池、1個與TJY-1型調整繼電器協同工作的ZFC-3000型直流發電機和1個濾波器。蓄電池的連接為串並聯式,組內並聯,組間串聯,總電壓為24V,蓄電池容量為280Ah。

通信設備為A-220A坦克無線電台和A-221A車內通話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該坦克針對部隊在使用中所暴露的問題,於1979~1980年進行了較大改進,主要是將變速操縱改為單桿操縱裝置、增加高射機槍防護板和鎖扣式安全門開啟裝置、蝸卷彈簧限製器改為橡膠緩衝墊,冬夏兩用駕駛椅靠背;輪輻式誘導輪以及加工工藝和材料等方面的改進。從1980年起按改進後的標準投入生產。

63式水陸坦克的變型車有:

    1.11-1式水陸裝甲輸送車
該車1965年4月開始研製,當年製成2輛樣車,經試驗改進,於1969年和1970年進行了兩次小批量生產。

爾後又進行過4次大的改進,1977年11月經審查定型命名為77-1式水陸裝甲輸送車。該車以63式水陸坦克為基礎,去掉炮塔,將原車戰鬥艙的裝甲板加高以作為運載車廂。動力、傳動、水上推進、操縱、行動、通信設備等主要部件與63式水陸坦克相同。主要改變有:

(1)車體首上甲板設有駕駛員窗口、車長窗口及高射機槍。
(2)車尾部設置供上下火炮用的可折疊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牽引鉤。
(3)運載艙頂蓋裝甲為固定密封式,火炮可馱載於凹的頂蓋上。在頂部開有供步兵、物資器材、彈藥進出的窗口3個,運載艙還開有側門。

(4)馱載火炮的半剛性固定裝置。
(5)增加拉炮上車的由蝸輪蝸桿傳動的電動牽引絞盤及其可移動的電纜連接的手控操縱盒。
(6)運載艙兩側各設置2個射孔,其上方開有觀察孔。在前圍和後圍甲板上左右各增設一個通風口。
(7)駕駛員和車長座椅為上下可調式,運載艙內的乘員座位中間兩個可幣折疊並可拆卸,兩側的為固定式。式水陸坦克具有相同的機動性,可乘載步兵,運載和短距離牽引火炮,輸送物資、器材、彈藥和油料等。

乘載步兵可從車的前後兩側,踏翼子板,分4路上下車。20名步兵上下車時間不超過80s。裝載火炮上下車的時間不超過13s。
   

2.77-2式水陸裝甲輸送車
該車是在77-1式車基礎上簡化結構的一種不運載火炮的水陸裝甲輸送車,主要用來輸送步兵配合水陸坦克作戰或轉運傷員。
該車於1978年開始研製,1980年定型,主要改進是:

(1)取消與載炮有關的火炮固定裝置、跳板、絞盤、尾部拖炮牽引鉤等。並將運載艙頂部下凹部分甲板升高,增大運輸艙空間,在其四周增設裝載物資器材用的圍欄。

(2)取消右側射孔和觀察窗,開1個側門,便於人員和制式擔架出入。
(3)運載艙左前方射孔增加1個安裝班用機槍球形回轉射擊固定裝置。


    3.76式水陸坦克搶救牽引車
該車系63式水陸坦克的配套車輛,是在該坦克上取消炮塔後改裝而成,配有絞盤、駐鋤、剛性牽引裝置、小吊車、大吊車、滑輪組等,1965年研製,1976年定型。

該車主要用於:
(1)在野戰條件下,搶救受損傷、淤陷或有故障的水陸坦克。
(2)在陸地、水上牽送失去自行能力的水陸坦克至維修點。
(3)運載坦克零部件和修理人員,必要時可利用搶救車上的設備和工具在戰場上或行軍中進行換件修理。


剛性牽引性能
平均行駛速度(土公路) 22.5km/h
最小轉向半徑     9.4m
最大爬坡度      30%
陸上牽引最大行程   370km
絞盤鋼繩出口拉力   147kN
絞盤綱繩有效工作長度 100m
駐鰓最大支反力
 乾土地       294kN
 水稻田       245kN
起吊性能
 標定起吊重量    1t
 最大吊距      4.4m
 最小吊距      1.4m
 起吊高度      5m
 旋轉範圍      360°
 大吊桿額定起吊重量 3t



    4.水陸兩用新122mm自行榴彈炮
該車1979年研製,以63式水陸坦克底盤為基礎,增大了戰鬥艙空間,車體前下甲板上面開1個寬敝的大門。炮塔內安裝1門新122mm榴彈炮和1挺12.7mm機槍。

該車主要是用作第二線的壓制武器,配有周視間接瞄準鏡和直接瞄準鏡,具有克服水障礙的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底盤性能,採用了能防止掛雙擋的單桿變速操縱裝置和不破壞路面的掛膠履帶板。


    5.101、102型石油工程車
該車利用63式水陸坦克的車體寬、內部空間大等特點,去掉炮後改而成,用於沙漠、多種無路地帶、石油開採區輸送物資和器材設備或製成石油開採區使用的作業車。



性能數據
型號           63式水陸坦克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18400kg
單位功率         16kW/t
單位壓力         56.5kPa
車長
 炮向前         8.435m
 炮向後         7.733m
 不計炮         7.288m
車寬           3.200m
車高
  高射機槍成水平狀態   3.122m
 指揮塔頂        2.522m
火線高          1.960m
車體長          7.150m
履帶著地長        4.440m
履帶寬          360mm
履帶中心距        2.820m
車底距地高        0.400m
公路最大速度       64km/h
平均速度
 公路          30~36km/h
 土路          22~28km/h
燃料儲備         403L
最大行程
 公路          370km
 土路          340km
最大爬坡度        78%
最大側傾坡度       62%
越壕寬          2.9m
攀垂直牆高        0.87m
水上性能
 推進方式        噴水推進
 最大航速        11~12km/h
 平均航速        7~8km/h
 倒航速度        5~6km/h
 最大航程        120km
 入水角         36°
 出水角         28°
 抗風浪能力       三級風,1.2m浪高
 水上最小轉向半徑    6~7m
 浮力儲備        22%
發動機
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 型號          12150L-2
 類型          12V水冷柴油機
 功率/轉速        294kW/2000r/min
 最大扭矩/轉速      1862N·m/1100~1200r/min
傳動裝置
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類型          機械傳動
 前進檔/倒檔數      5/1
懸掛裝置類型       獨立式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85mm/62-85Tc/線膛坦克炮
方向射界         360°
俯仰範圍         -4°~+22°
戰鬥射速         8發/min
最大射程
 用瞄準鏡射擊時
  榴彈         5200m
  穿甲彈        4000m
 用高低水準器射擊時
  榴彈         12900m
電動調炮速度
 車長操縱        10°/s
 炮長操縱        0.07~10°/s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數量  7.62mm/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類型/數量  12.7mm/機槍/1挺
彈藥基數
 主炮彈藥        47發
 並列機槍彈藥      2000發
 高射機槍彈藥      500發
滅火裝置
 型式          半自動
 滅火瓶數量       3個
 手提式滅火器      2個
發電機電壓/功率/型號/類型 28V/3kW/ZFC3000/直流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型號 4個/24V/280Ah/65式
無線電台型號/數量     A-220A/1台
車內通話器型號/數量    A-221A/1台
機械傳動抽水泵      離心式泵1個
 泵水量         500L/min(發動機轉速2000r/min)
電動排水泵泵水量     250L/min
手搖抽水泵        葉輪式泵1個
 泵水量         25L/min,(往復搖動100次/分)

中國63式水陸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後記


隨著武裝直升機等對坦克裝甲車輛構成重大威脅的武器出現並廣泛使用及其在近幾年來的局部戰爭所顯現的巨大威力,一些人開始鼓吹「坦克無用論」,同時,在冷戰結束後,美蘇對抗成為歷史陳跡,在這股東西和解的風潮下,兩大陣營開始大量裁減傳統武器。世界各國對於戰機、艦船的研發都放慢了腳步,對於一直是陸軍武器核心的坦克,前途就更不明朗。

放眼全球,有十多種坦克改進方案,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下一代坦克發展計劃,而"空騎師"之類則成愈演愈烈之勢,個人認為,直升飛機終究是無法取代坦克的,就如同古代戰爭騎射手無法取代重騎兵一樣,在敵人擁有空防優勢的情況下,打硬仗不能靠嬌貴的飛機,而依舊只能靠我們的"陸戰之王"衝鋒陷陣.所以在講究諸兵種合成作戰的未來,坦克依舊是無法取締的一環,只不過它與其他的兵器將由現在的從屬關係變作以後的合作關係,至少在50年之內,傳統範疇中的坦克,將繼續存在於我們的視野中。


"Wir werden Sieger - durch unsren Tiger"


本篇共費時十八小時,採間斷方式發文,弄起來相當費力。

發表本篇目的是希望給予軍事同好一個學術上的參考,該篇對坦克的詳細介紹更是無微不至

小自坦克內部(甚至是排檔系統),大至坦克家族史,都是一篇非常適合參考的大作


往後會考慮在篇頭附上坦克目錄,方便版友瀏覽。


祝各位瀏覽愉快。


jacklf2004   07/09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2.5 Taiwan License.
[ 本文採
cc-by-sa 授權 ,請務必附上出處與作者,否則後果自行負責。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2-27 11:04 , Processed in 0.0224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