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前言: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對亞瑟王傳奇這個故事熟悉但又不是那麼的完全熟悉,好像當人提起石中劍等故事時,我們會說「對!對!這個故事我知道。」但是,似乎就是這麼一點殘存的印象,當我們要深入時卻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這是為什麼呢?而且,我們都知道亞瑟王的故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圓桌武士了,可是我們是不是會有那刻板印象認為那英勇的武士就是屬於典型歐洲中古時代的騎士?或多或少吧。那麼到底真正的亞瑟王是何種樣貌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亞瑟王又是怎麼樣產生的呢?因此下面就是要探究屬於亞瑟王傳奇的起源…
內文:

亞瑟王傳奇是中古歐洲文學的瑰寶,在西方流傳之廣,大概僅次於《聖經》、莎士比亞。至今,各種新潮和通俗的文藝形式的改編再現,從好萊塢影視、百老匯歌舞到漫畫書、木偶戲、電玩,仍層出不窮,為人津津樂道。這些故事是誰開始說的?歷史上真有亞瑟王其人其事嗎?因為年代久遠已不可考,在代代相傳下,這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早已成為古典浪漫文學的源頭。傳奇中的角色原型和情節母題,大都可追溯到古代蓋爾特人(celts)的歷史和神話。蓋爾特人現在是歐洲的小民族,但在上古時代曾遍及歐洲大部,西至不列顛島(今英國),東抵小亞細亞。他們的事功和風俗最早見於希臘史家的記述。希臘人稱這些金發碧眼、膚色白皙、慷慨性急而多才多藝的蠻族Keltoi﹔於是有了蓋爾特這個名字。可是,羅馬帝國的興起和統治,日耳曼諸部的南下擴張,大大壓縮了蓋爾特人的領土。到了亞瑟王傳奇的鼎盛期(十二、十三世紀),蓋爾特人的家園就只剩下不列顛島的西部(威爾斯)和北端(蘇格蘭高地)、愛爾蘭以及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法國西北一隅(不列塔尼)了。亞瑟是五、六世紀之交領導不列顛人抵抗侵略者的統帥,不難想見,他的英雄業績和崇高理想,是如何深受百姓愛戴而傳頌四方的。因為故事中的亞瑟當了不列顛的王,所以在中世紀,亞瑟王傳奇也叫不列顛演義matierede Bretagne)。這幾個字是法語,亦即法國人的說法。當時在歐洲,法國的宮廷時尚和文學,是人們急於效法的。法國宮廷詩人採用浪漫傳奇(roman)的體裁,向王公貴族,尤其宮中那些熱愛文藝的夫人小姐,歌頌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亞瑟王傳奇便從此走出不列顛,跟國際接軌了。



那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中古的romanceromance是十二到十五世紀盛行於歐洲的一種文體,題材是以英雄探險故事為主,而在同一時候,法語同樣地在歐洲大行其道,那麼法語是如何傳播到英國去的呢?這就要講到諾曼人的征服,從北方來的諾曼人在法國安定下來之後,短短一個半世紀就與法國同化,採用法國語言,建立有效率政府,其領袖在領地稱為公爵,名義上雖臣服於法國國王,但實際上代表了一個獨立政權。到了十一世紀,在征服者威廉於海斯丁一役大敗英國後,短短時間內逐步征服英國,成為他的囊中之物。諾曼人的征服帶給了英國文學不可磨滅的影響,它結束了古英文的時代,而變成拉丁文、法文、英文三者同時使用的局面。

再來看看romance這種文體,從法國開始發揚光大的這種文體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的學術情形。事實上,法國代表了研究園地的重鎮所在,巴黎成為學術輝煌中心。從一開始研究拉丁文的部分漸漸移轉到法語領域,十一到十三世紀法國詩歌之豐富,顯示出它與同時代的拉丁詩文有密切關係,這些拉丁詩文在法國和法語化的英國十分流行。因此,在十二、十三世紀巴黎地區拉丁研究的大進展,開啟了法語想像力的發展。在法語逐漸發揚光大後,歐洲上流社會、「有教養」的人因此都說「巴黎的法語」。法國的武功之歌把遙遠地區的事蹟搬上舞台,只為了把「巴黎的法語」這個概念活動的象徵融入作品當中。同樣地,十二、十三世紀的法國詩歌與傳奇也在不列塔尼的題材中尋找奇異的情節。藉由這些,法語得以宣揚普遍思維和時代意識,《圓桌武士》〈la Table ronde〉《追尋聖杯》等就是在此背景下寫成的,「慷慨」、「勇猛」、「騎士之愛」是新的概念。

romance的題材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法國題材,如富有盛名的羅蘭之歌。第二種是羅馬題材,也包括希臘方面的,如講到特洛伊戰爭或是亞歷山大的部分,第三種就是所謂的不列顛題材,而不列顛的題材中最主要的就是亞瑟王的傳統。但是,這個不同於英格蘭題材,的確,有一小部分的題材是可以歸類成英格蘭題材的,但是不列顛題材的主角人物都是塞爾特人,而英格蘭題材的人物則是道地的「英國人」,或至少是日爾曼人,因此兩者是迴異的。

中世紀作家,特別是法國作家,對亞瑟(Arthur)王的出生、他的騎士們的奇遇,以及他的騎士蘭斯洛特(Lancelot)和亞瑟的王后圭尼維爾(Guinevere)之間的糾葛,都有不同的描述。亞瑟和他的宮廷的故事在11世紀前曾流行於威爾斯,通過蒙茅斯的傑弗里(Geoffery of Monmouth)的文學作品而流行於歐洲,他的作品《不列顛諸王史》中就有許多篇幅提到亞瑟故事,因為整部書裡亞瑟王佔的比例太大,因此有人譏評「亞瑟的小指比亞歷山大的背還要粗大」。但是不管如何,他奠下了亞瑟王故事的基礎,故事裡幾個重要角色都是他添加上去的,如莫爾德、梅林等等。傑弗里筆下的亞瑟王為後代許多文學家提供了資料。克雷蒂安特羅亞(Chretien de Troyes)、衛斯(Wace)、雷亞孟(Layamon)、馬羅萊爵士(Sir Thomas Malory)等人都曾寫過有關聖杯(grail)的故事。衛斯是一位修道院教士,他首先提到圓桌〈the Round Table〉,並且,亞瑟王故事本為英國原始故事,到了衛斯手裡便平添了中古romance全套的特色。雷亞孟則是第一個用中古英文詩體寫作亞瑟故事,並且把亞瑟故事英國化。克雷蒂安特羅亞則首先把有關亞瑟的各個故事聯貫起來,而在英國文學方面集亞瑟故事之大成的當推馬羅萊爵士。維多利亞時期這個題材再度流行,重要的作家有但尼生(Alfred Tennyson)的《亞瑟王之牧歌》(idylls of the King)和懷特(T. H. White)的《過往和未來的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King Arthur 的故事不斷添加進新的元素,由零星的單獨的羅曼斯逐漸形成為整套的作品。甚至也出現以亞瑟王為背景的故事或小說,如馬克吐溫《一個在亞瑟王廷的康州美國人》。十九世紀詩人但尼生就曾說過:「亞瑟是詩人最偉大的題材」,從古到今,許多例子都可作為見證。
結語:

我們可以借用十二世紀不列顛歷史學家威廉的一句話:「亞瑟的故事一直被不列顛人津津樂道,直至今日,亞瑟不只是子虛烏有的故事中角色,也見諸於真實的歷史中。」事實上,我們不能百分百斷定歷史上真有亞瑟王這號人物的存在,但是正如這句話所表達的,直至今日,亞瑟王是否真有其人已經不再是那麼的重要了,因為他已經融入人們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成為一個傳統,一種內涵。經過後人的不斷添加附會,亞瑟王傳奇早以和很多個時代背景融合在一起,不管是最初五、六世紀的英國,或是中古的基督教歐洲等等。乍看之下,我們或許會覺得荒謬,竟然可以這樣穿鑿附會,把不同的時空兜在一起。但是,久而久之,也成為傳奇中的一項特色,形成了我們現今看到的亞瑟王,這些都成為故事中的一部份而流傳了下來,並且傳播到歐洲以外的世界,為世人所知。




 
36雨瑤琴巧韻─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8 16:55 , Processed in 0.01884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