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NFR-90 NATO Frigate Replacement
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


註: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於1989年取消

因此我們無法得知該計劃的詳細內容與規劃模式,然而,在該計劃取消之後

歐洲便開始執行兩項共同合作研發計畫,其中如下所示:

英、法兩國在1991年提出的未來巡防艦計畫(AAAF)

後因義大利於1993年加入,改為下一代共同巡防艦(CNGF),計劃名稱為”水平線”

另外就是西班牙和德國、荷蘭於1994年開始進行「三國護衛艦計劃」(TFC)。



本次軍事武器介紹,將以這兩項計劃內容與其研製出的艦艇一一分行介紹

關於美國的「宙斯盾」系統,過去曾提到過,在此便不多加禪述。






原文 :

The Navy w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with other NATO allies in a multi-nation NATO frigate program known as NFR-90. Under study since the early 1980s, the program was established by a 25 January 1988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project definition phase of a NATO frigate replacement for the 1990s (NFR 90). The ultimate configuration of NFR-90 and its full capabilities were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y and debate. It was intended to be "stealthy" with shaped superstructure, radar absorbent materials, advanced degaussing and sound isolation mounting for engines and auxiliaries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radar cross section and noise signatures. The ship was also been intended to include modular component groupings in the platform and combat systems to easily re-configure the ship for a specific mission or to meet a projected threat.

However eventually the decision regarding eventual procurement of the NFR-90 was in the negative. US Navy studies such as the Surface Combatant Force Requirement Study did not define any need for a single mission ship such as the frigate. Consequently there are no frigates planned in the Navy's five-year shipbuilding program.

Following the termination of NFR90, the HORIZON Frigate Program and in light of reductions in their defense budgets the French, British and Italians collaborated to develop the HORIZON Program in order to meet their objectives of substantial savings. Similarly the Netherlands, Spain, and Germany combined their frigate programs in the Trilateral Frigate Program to achieve cost reduc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此計劃中,類似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雛型之電腦繪圖:

   
Specifications(計劃取消、無法得知)
Ships(計劃取消、無法得知)
NameNumberBuilderHomeportOrderedCommissionedDecommissione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TFC三國飛彈巡防艦計畫: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

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於1989年取消後,繼而出現的歐洲新一代中型防空艦艇共同合作研發計畫有兩個,一個是英、法兩國在1991年提出的未來巡防艦計畫(AAAF)(義大利於1993年加入此一團隊,計畫名稱便改為下一代共同巡防艦(CNGF),專案名稱為水平線);另一個就是德國、荷蘭於1990年簽署的一項新一代巡防艦共同開發協議。

數十年來,德、荷兩國海軍許多艦艇在研發設計都有相當程度的技術合作,兩國在1970年代曾一同進行巡防艦的研發,造就了德國F-122不萊梅級(Bremen class)與荷蘭寇騰納爾級(Kortenaer class)巡防艦;由於這段淵源,這兩國海軍便於1990年代再度攜手合作,合力開發新一代的作戰艦艇。最初此一計畫的目標乃開發一種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中型作戰艦艇,但是隨著1990年代初期作戰考量的巨大變化,此一新巡防艦計畫很快就轉變為配備先進防空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與區域防空飛彈的防空巡防艦了。相較於NFR-90與CNGF,德國與荷蘭的計畫最大的特色在於僅明訂共同的需求與目標,並以此為根據研發新一代艦艇所需要的關鍵裝備與技術,至於其他設計則是兩國各行其道;換而言之,德荷等於是各自發展本身的新一代防空巡防艦,僅在某些關鍵部分採用共同研發的裝備。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續:

比起NFR-90與CNGF那種連艦體基本設計都要共同研發的傳統模式相比,德國與荷蘭的作法顯然更具彈性,可以在集合力量開發主要裝備之餘,仍能兼顧各國不同的情況、需求、偏好與產業考量等,不至於因為一些枝節而危及整個計畫,這是德、荷兩國在NFR-90的失敗中學到的教訓(事實上,CNGF在後來就因為各國在設計上有無可協調的歧見等因素,導致英國於1999年退出該計畫,轉而獨力開發本身的Type-45防空驅逐艦)。


符合於此計畫的彈性精神,德荷兩國並未設立專案辦公室,專案名稱也是各取各的:德國稱之為F-124,荷蘭則將其命名為LCF,德國方面負責此計畫的單位為德國巡防艦聯盟(ARGE,包括Blohm and Voss、Howaldtwerke-Deutsche Werft與Thyssen Nordseewerke),荷蘭則為皇家須爾德(Royal Scheldle)造船廠。1994年初西班牙加入此一開發團隊,而此一巡防艦計畫也隨之改名為三國共同巡防艦計畫(Trilateral Frigate Cooperation,TFC)。西班牙在此計畫中負責的單位為巴贊(Bazan)造船廠(後與西班牙Astilleros Espanoles造船廠合併為IZAR集團),西班牙自己取的專案名稱則為F-10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極富彈性的TFC

1994年德國、荷蘭、西班牙的國防部長簽署一份備忘錄,TFC計畫正式起跑。1994年3月三國進行初步檢討,同年12月提交最後文件。1995年1月起各國負起分派的工作並展開初步設計。西班牙參與此一計畫的時間很短,該國認為自身分到的工作量太少,而且此計畫風險、成本太高,便於1995年6月退出TFC,其F-100雖然仍然繼續研發,但是改採美製神盾作戰系統的外銷版以及SPY-1D相位陣列雷達;由於另有專文介紹,故在此不予贅述。因此,此一計畫絕大部分仍是德國與荷蘭這對老搭檔在攜手奮鬥。在1996年6月3日,德國與荷蘭分別與各自的造船廠商簽約,正式展開F-124與LCF的建造工程,採購數量各為四艘。


TFC的主要合作開發部位為防空戰鬥的相關係統,各國在專案中共同開發的裝備包括由荷蘭Signaal(後被法國Thomson公司購併,爾後Thomson又被Thales集團合併)主導的新型9600-M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同為Signaal產品的SMART-L三維多波束目標獲得雷達、艦載戰鬥系統、天蠍星(SIRIUS)雙波段長程被動紅外線搜索暨追蹤系統(LRIRST,但最後僅LCF採用)等,其餘共同裝備尚包括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的標準SM-2 Block4A防空飛彈、改良型海麻雀ESSM防空飛彈、新發展的MK-XII敵我識別系統(IFF)、反艦飛彈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續:

加裝SMART-L的主因是X波段的APAR相位陣列雷達雖然有解析度高的優點,但是較短的波長也使雷達波衰減得較快,偵測距離受到限制,所以需要SMART-L長程對空搜索雷達的輔助。SMART-L是先前配備於德國F-123巡防艦上的SMART-S多波束雷達的同系列產品,具有濾波、波束壓縮、數位波束成形、都卜勒訊號處理等先進的技術特徵,最大有效偵測距離約400km,能自動追蹤60km內100個水面目標,或者是400km內的1000個目標。

SMART-L性能優異,即便在高強度雜訊與電子干擾的環境下仍可有效進行中程對空搜索並追蹤超低雷達截面積的目標,甚至曾在測試中發現一顆50km外、掛著鋁箔條的網球。至於天蠍星LRIRST則主要用於輔助雷達系統對掠海反艦飛彈進行搜索、追蹤與識別,在受到強烈電子干擾的環境下特別有價值。SMART系列的雷達波發射機無須穿透甲板安裝於艦體內,好處能大幅縮短導波管的長度,安裝與後勤維修都十分便利,但是暴露在甲板上的發射機也比較容易蒙受戰損。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續:

TFC計畫中新作戰系統的研發專案稱為戰鬥指揮系統(Combat Direction System,CDS),基本架構類似Signaal新開發的新型SEWCAO FD模組化全分散式艦載戰鬥系統。當時荷蘭海軍對此不太情願,因為先前該國在發展用於道爾曼級(Karel Doorman/M class)巡防艦的SEWACO 7戰鬥系統時已經花下大錢,如果要開發新的戰鬥系統就等於前功盡棄;而德國海軍一向沿用美製戰鬥系統,最初也不願意另起爐灶。


最後德國與荷蘭決定在F-124與LCF上使用SEWACO 11/FD型,荷蘭LCF配備的版本為SEWACO 11,德國F-124的則為SEWACO FD,兩者大同小異。SEWACO 11/FD分為作戰管理系統、防空、反水面、反潛、電子戰、導航、戰術資料鏈與通訊等九個不同功能的單元,能全自動排定目標威脅程度並進行接戰;整套作戰系統擁有17具多功能處理器以及12具匯流排介面單元(bus interface unit),使用COSMOS顯示器,並配備24具多功能顯控台以及2具大型戰術顯示器。


基於安全考量,SEWACO 11/FD的資料匯流排採用重複式配置,以二個環形光纖網路來連結武器與感測系統,資料匯流排的傳輸協定為非同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SEWACO FD/11採用開放式架構,軟硬體大量採用民間商規組件,以降低成本並使維修、升級更快速便利。此外,當新型戰鬥系統研發工作進行時,德國、荷蘭也曾向美國商洽神盾系統,作為萬一APAR以及新型戰鬥系統不能如預期完成時的備案。

LCF/F-124配備的APAR/SMART-L雷達組合具有不錯的偵測彈道飛彈潛力,而LCF上的的SIRIUS長程紅外線偵測系統也有助於偵測飛彈;此外,兩型艦均配備MK-41 VLS,因此未來可望配合使用美製標準SM-2 Block4A(已取消)與SM-3等TBMD防空飛彈,成為歐洲的海上反彈道飛彈力量。



以上來自:軍武狂人夢頁面庫存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計劃參與國之中的德國專題:



德國現役主力巡防艦 一脈相承

來源:軍事新聞網   作者: 編按



溯及巡防艦的造艦史,應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德國企圖用大量的潛水艇封鎖英國的海上補給線,使其無法獲得美國的軍用物資接濟,英國在沒有大量驅逐艦來護衛運輸船團情況下,因而開發了規格設計都較驅逐艦簡易的巡防艦。 當年希特勒的窮兵黷武、企圖征服世界的野心,造就了世界海軍多了「巡防艦」此一軍艦名詞。

反觀今日德國,究竟在巡防艦的建造上有何成就?本週「軍武大觀」將為讀者介紹德國的布蘭登堡級巡防艦、薩克森級飛彈巡防艦及最新一代的F-125巡防艦,透過其造艦理念,及先進武器裝備內容,使讀者能更進一步認識德國海軍。

德國現役主力巡防艦.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F-123布蘭登堡級


模組化造艦 迅速完成替代案   著重反潛防空 武裝齊火力強



 有鑑於一九六○年代所建造的漢堡級巡防艦亟須汰換,再加上德國所參與的歐美國家進行北約九○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因各國歧見頗多,進度嚴重落後,德國聯邦軍事科技暨採購辦公室決心自行造艦,德國此舉為其F-123布蘭登堡級巡防艦催生。當年F-123的造艦進度是非常快的,主要是德國找上了以MEKO模組化設計而享譽國際的布隆.渥姆斯公司來主導,全艦總計採用了六十六個標準化裝備模組,獲得充分驗證的MEKO模組化設計,讓布蘭登堡級巡防艦不僅性能優異,且大幅縮短了德國海軍因艦艇世代交替而產生的戰力間隙。

 F-123布蘭登堡級巡防艦的艦體設計,採用較高且完全沒有弧度的船舷,不僅可以增加適航性能,防止海浪衝上甲板,也增加了艦艇內部的可用空間,這型艦艦長一百三十八點八公尺、寬十六點七公尺,標準排水量四千四百九十噸,航速二十九節,續航力可達四千海里,動力系統採用複合柴油或燃氣渦輪動力系統,而為了降低火災時的危機,艦體與上層結構皆採鋼材製造,艦體兩側還設有穩定鰭,能降低航行中艦體的搖晃,該型艦共建造四艘,人員編制二百二十八名,且可搭載額外的特戰人員,首批布蘭登堡號並於一九九四年服役。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續:

由於巡防艦的主要任務為反潛與防空,武裝方面,布蘭登堡級的配備雖堪稱簡潔,但卻武裝齊全,火力強大,其防空系統是德國海軍第一種正式採用由美、德合作開發的新一代MK-31公羊短程防空飛彈系統的艦艇,RAM是全世界第一種專業的短程反反艦飛彈,接戰作業全自動,可有效應付迂迴航行的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F-123巡防艦的艦橋前方是一個A規格的模組化基座,用以安裝MK-41 MOD 垂直發射系統,最多可容納四組八聯裝MK-41發射器模組,目前容納有十六枚北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反潛方面,布蘭登堡級擁有兩組隱藏於艦體內的雙聯裝MK-32 MOD9魚雷管,艦艉則有兩個直升機庫,兩機庫之間隔著防火通道,操作兩架大山貓(LYNX-88)反潛直升機,同時,飛行甲板上還配備有RAST直升機輔降系統。

 布蘭登堡級巡防艦也擁有先進的電子系統,主要的對空雷達是一具荷蘭西格納爾公司新型的SMART-S三維E/F頻多波束中程目標獲得雷達,可以在任何天候同時追蹤一百六十個空中與四十個水面目標,對空搜索距離一百零五公里,且具有極佳的電子反反制能力,射控方面,該型艦則擁有STIR-180照明雷達,負責引導海麻雀飛彈與OTO七六公厘快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2-27 11:08 , Processed in 0.0224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