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1151 元
- 文章
- 412 篇
- 聲望
- 590 枚
- 上次登入
- 09-2-16
- 精華
- 0
- 註冊時間
- 05-8-25
- UID
- 190189
|
我在幫高中生做生涯輔導的時候,有時不禁感嘆,就算考到一間很好的學校、一個很熱門的科系又如何?很多很好的國立大學畢業的學生一樣找不到工作。現在企業的選才自由度越來越大,例如南部的奇美,去年可能10個裡面挑一個,今年可能20個裡面挑一個,很多企業是寧缺毋濫的。坦白說,台灣這幾年真正夠格稱為大學的大學生,恐怕不到4、50所大學,後半段學校的企管系,有哪家企業敢僱用他去做管理的工作?絕對沒有,所以科系的選擇只有在前半段的學校才有意義,後半段的學校是沒有意義的。
台灣兩極的M型社會,既需要高階人才,對於低階工作的需求也很大,中間普通的大學學歷已經開始出現嚴重的人才過剩。台灣現在高中生、高職畢業之後很容易就考到四技二專,但是如果他拿高職的文憑去應徵工作,可能工作非常好找,甚至薪水還不低,很多低專業度的工作不等於低薪的工作,因為沒有人想做這種工作,高中職程度的人都跑去考四技二專了,以致這種工作反而薪水會非常高。反倒是拿了四技二專的學歷之後,找工作反而處處碰壁。
教育投資報酬率在台灣已經變成負的,100多萬學費投入下去,到最後工作更難找,甚至被迫隱藏自己的學歷,不敢拿大學文憑出來應徵工作,只好拿比較低的學歷。『學歷歧視』,以前是歧視那些學歷很低的國中、國小畢業生,台灣現在反而變成是在歧視高學歷。
所以真的不必建議學生一定要走升學這條路,台灣現在絕對不缺大學生,我們缺的是水電工。台灣有一家公司叫宅即修,專門在做水電與居家修繕,高中畢業就可以,起薪6萬元台幣,即使你讀到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畢業,在台積電起薪才3萬6千元而已。
台灣未來一定是人才兩極化的時代,並不是說讀書無用,而是說如果你要讀書,就一定要讀到碩士以上,而且要讀好的學校,再不然的話就是老老實實去走技術派的路線,千萬不要走中間路線,上不上、下不下。
就業環境的不可預測性
就業環境的變化速度實在是太快,往往造成冷門科系不如想像冷,熱門科系不如想像熱。以生命科學學群為例,現在大部份農學院都改名字,改掛生物科技、生命科學招牌,但未來農學的招牌可能比生命科學更響亮。
舉例來說,生質能源最近大紅,也就是從甘蔗、玉米提煉酒精做汽車燃料,所以最近德國人在抗議,在抗議什麼?在抗議啤酒價格暴漲,因為啤酒的原物料是大麥,可是歐洲許多國家的大麥田都改種玉米,用來提煉酒精乙醇,所以造成歐洲的大麥價格暴漲,連帶造成啤酒漲價。中國大陸現在股價最高的股王,就是做水產養殖的獐子島這家公司,在東北養殖龍蝦、干貝、海參。所以現在你看不起眼的,跟農業、礦產、甚至水產養殖有關的科系,絕對會是後起之秀,未來有很大的翻身機會。
台灣投資眼光最精準的企業家尹衍樑講過一句話,他說未來3到5年內,賣醬油的會比賣電腦的、賣晶圓的更賺錢,作食品科技會比電子高科技更賺錢。其實不用等3年後,現在不就已經這樣了嗎?台灣現在食品股的股價都在狂飆,就業市場的變化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轉於臧聲遠部落格
常常看到有人在抱怨版,抱怨讀書讀得好有用嘛?
在下想了很久,因為在下也是學生
也許我們學生有抱怨的權利,但是不置可否的是抱怨完之後
還是要回到座位上,把書讀好,不用頂尖,也至少要及格,當然能有能力作到頂尖是最好
爸媽辛苦賺錢來讓我們唸書,如果我們連學生本分都做不好,最基本的及格都沒有
請問手上有什麼條件來跟人家說"讀書讀得好用嘛?"
在下相信,如果今天是一個成績都很好的學生來說"讀書有什麼用?"或許比較引人深思
因為他基本的本分做到了,在下並不是說來發文的都是沒有做到基本本分,在下只是在想,發文的人有沒有先想過
自己都有做到別人的要求嘛?都有做到再來抱怨或許會比較有說服力。
現今社會,沒學歷,就靠技術(技術包含創意,才藝),這是既定事實,我們沒有選擇餘地,
只有接受的份,去了解,並且從中創造自己的機會,因為我們是生活在"台灣"的社會裡
社會只有這兩種給你選擇,除非你得天獨厚,家境好,不用賺錢,那不然,也只能選這兩樣。
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只有接受然後去創造自己的機會的份,
當你有基本能力養活自己之後,不用吃穿都伸手靠別人時,那時候再來說這社會怎樣怎樣的會比較有說服力
以上,個人淺見
[ 本文最後由 Lime=萊姆 於 07-10-30 11:10 A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