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經驗主義(Empiricism) vs 理性主義(Rationalism)經驗主義主張人一生下來就是一塊白板,後天經過感官作用後就成為白板上的圖,亦即內心的觀念。而理性主義則主張人在接收到任何material之前天生就具備了諸如計算、處理符號、辨別聲音及顏色等能力,他們稱之為「先驗知識」,而在material加進來以後他們稱為「後驗知識」。經驗主義者反對理性主義者的主張,他們認為沒有所謂的「先驗知識」,那些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能稱為思考 的法則,不能算是知識。
(ii)觀念論 (Idealism) vs 實在論(Realism)觀念論主張:「存在即是被知覺」,如果沒有人知道某物,某物就等於不存在,觀念論非常難以理解,為了補觀念論的很多漏洞,笛卡兒加入了一個神(這個神並非基督教的上帝,而是確保我們認知正確的神)為什麼深山裡的一棵樹是存在的呢?因為神知道這棵樹。實在論則是主張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絕對客觀的,不因人對它們的認知程度如何,實在論的優點是:它容易理解,並且合乎科學的假設。
(a)創造說(Theory of Creation):即傳統猶太教主張的教義,認為宇宙和其中的一切是由一位全能的上帝所創造,且這位上帝正是宇宙的終極實體。在此要做個澄清,有神論(Theism)和泛神論(Pantheism)是不同的,有神論主張「神」和「自然」是分開的,而泛神論則主張:「自然=神」,就是說你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神的化身,史賓諾莎正是泛神論的哲學家代表,泛神論的結果是它會逐漸走向無神論(Atheism),老子的 學說也是泛神論的代表之一。
(b)流出說 (Theory of Emanation):這派是由古希臘流傳而來,它的開創,是因為創造說很難解釋上帝是純粹的精神,這純粹的精神怎麼會創造出物質世界的存在呢?所以只好說明從無的創造有困難,而是上帝本身的本質所流出到這個世界上,形成這個世界。柏羅丁架構了流出說:太一(TheOne)->精神->靈魂->自然,基本上此派是屬於泛神 論。
(c)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以爭生存為原因,以淘汰當做是成果,由簡而繁,由同而異的發展,與物理學主張的「大爆炸」前後呼應,認為所有生物都是經演化而來,而最終的根本就是億萬年前地球上的特殊氣體和當時的閃電交互作用而成的蛋白質,於是地球上開始有了生命體,生命體經過環境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法則逐漸改變以適應環境的挑戰。
(d)緩性的進化論(創造進化論)(Theory of Creative Revolution): 認為上帝先創造了最單純的無機物,無機物再變成有機物,然後說出生命的 散佈,如何充滿了地球。人就在這些動物之中進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