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因爲劉封、孟達不發救兵,關羽被東吳擒殺。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計,欲擒故縱,調劉封守綿陽;孟達機警,與申耽、申儀商議:“我與法孝直同有功于漢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漢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見害,爲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達反水,將上庸獻予曹魏,禍及劉封。法正若在這一切是否還會發生?


法正,字孝直,名門之後。其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是東漢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東漢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監。東漢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饒閉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戰火的避難所。法正和好友孟達入蜀投靠劉璋(難怪孟達有此一說),但劉璋昏庸不識才。僅委任法正爲縣令,法正的缺點是品行不怎麽樣,所以劉璋以後乾脆不予任命。法正這段時間很不得志。後來法正和益州別駕張松成了好友,在張松的極力舉薦下,法正才獲劉璋委派出使劉備的工作。法正利用出使的機會結識一代梟雄劉備。法正和張松決心共同幫助劉備入川,有名的張松獻地圖。法、張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直到曹操欲取漢中,劉璋爲防範曹操大軍再次遣法正爲使去見劉備。法正暗中向劉備獻計,鼓動劉備奪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業。


法正最大功績是在獻計取漢中。當時曹操擊敗張魯佔領了漢中,法正目光敏銳地看到漢中對於蜀漢的重要性及奪取漢中的可能性。他指出曹操降伏張魯後,沒有趁勝奪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中,曹操自己北還是迫不得已,可見取漢中機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淵、張郃的才能難堪鎮守漢中的大任。(夏侯淵、張郃是有勇無謀的煞將,曹操手下能獨擋一面的大將有張遼、曹仁、于禁、曹休、司馬懿、曹彰等,可見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當)主公統大軍前往征討,一定能擊敗曹軍。而且奪取漢中有三點好處:① 能擊敗曹軍,得到王室的褒獎和歡心。 ② 佔領漢中後可以蠶食雍州、涼州,開疆拓土。③ 佔領漢中可以鞏固益州,是立國的根本。法正極力主張劉備進攻漢中。


劉備聽從了法正的意見,進兵漢中。在具體的指揮戰鬥中,法正的出謀劃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協助老黃忠斬夏侯淵的故事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法正的計謀擊破夏侯淵使他的對手曹操都爲之歎服,諸葛亮也爲法正的智慧和計謀所折服。


劉備即位漢中王時,就封法正爲尚書令,護軍將軍。可惜法正命薄,年僅四十五歲就死了。劉備爲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劉備後追封法正爲翼侯,賜爵於其子孫。


《三國志》記載,爲了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不聽諸葛亮及群臣的勸諫,一意孤行,起兵東征東吳。彜陵慘敗後,諸葛亮慨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東行也;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這段話反映了歷史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才幹要遠勝過諸葛亮,一代妖相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樂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歎息法正不在的遺憾。
三國志裏還有一個相關的故事:有一次,劉備和曹操作戰,形勢非常不利,後退是最佳的選擇,但劉備大怒不肯後退,沒有誰敢勸說。這時候,箭若飛蝗。法正於是站到劉備的前面,劉備說:“孝直避箭。”法正說:“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劉備只得說“孝直,我和你一起走。”於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許靖原本不爲劉備所喜愛,在法正的勸說下,劉備厚待許靖,封許靖爲太傅。可見,劉備對法正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陳壽對法正的評價是他堪比曹操麾下最優秀的謀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給蜀漢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法正若在,也許就不會有孟達反叛,劉封被殺,上庸易手;法正若在,也許就不會有劉備東征,彜陵慘敗;法正若在……
 
[COLOR=SeaGreen]While visiting the Churchill family's ancestral home one day, Nancy Astor found herself discussing women's rights with Winston Churchill, a man not noted for his fondness of the subject. At the height of their disagreement, Lady Astor finally exclaimed, "Winston, if I were married to you, I would put poison in your coffee." "And if you were my wife,'' Churchill drily replied, "I would drink it." [/COLOR]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9 14:34 , Processed in 0.01638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