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可歌可哭的台灣縮影 (鄭梓)
2008年09月24日蘋果日報


什麼才是戰後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如何描繪當代台灣人的現實與歷史圖像?
日前,在一個風雨稍歇的午後,一個似乎望得見彩虹的黃昏,走進南都-府城的一間電影院,坐在後排的一個小角落,和滿座遠比我年輕兩代的陌生人,一起觀賞了一場光影婆娑、同聲歡笑的《海角七號》。
電影散場時,耳邊重金屬的樂聲未息、銀幕上淡出一幅幅如明信片般的南國風景,凝視一群群擦身而過的年輕朋友,他們望著我的眼神似乎也比進場時柔和得多了;就在我滿頭斑白的亂髮裡、在我滿臉疲憊而又負荷的面孔下,他們似乎還在探索些什麼?好像在探問您這般將屆或已屆花甲之人,對年輕樂團的愛戀故事、對每季恆春「春天的吶喊」,真有興味嗎?您的「觀後感」和咱們青春年少的情懷會一樣的脈動嗎?


劇情超越族群藩籬                                                                
其實,電影散場時,首先正是那種被觸動了「有點想哭」的衝動,接著湧上心頭的則是一股悲欣交集之感,或許唯有歌於斯、哭於斯、可以歌哭於斯的才是我恆久安身的故土。
悲欣交集的理由之一,我們青年一代的電影工作者在長年的摸索和尋覓中,終於找到了可以情繫三代、可以暢快地歌吟斯土斯民的創作素材。至少在劇情中所構築的常民生活裡,早已超越了本省外省、福佬客家、山地平地以至當地和過客的族群藩籬,共享南台灣這片喧囂與嘈雜,還有沙灘、椰影、陽光和星月。
悲欣交集的理由之二,當專注於整整2小時20分《海角七號》的光影世界,在流暢的音樂、快節奏的剪接以及穿越一甲子的戰前戰後的多軸時空鋪陳中,並不覺冗長和氣悶,這不僅象徵著生於斯、長於斯的海角樂土中的島嶼子民早已擺脫了所謂親中、親美抑或仇日、媚日的情結糾纏,歷史的陰霾掃盡;反倒是以60年前-終戰之際,一位日籍教師被遣返的航行途中寫給南國情人的一封封情書,作為貫穿全程的如詩如歌般的旁白,似乎永不休止地訴說著那無邊無盡的對這片島嶼的戀戀風情。


描述當代集體記憶                                                                
悲欣交集的理由之三,看到劇中樂團的靈魂人物-主唱「阿嘉」,每當沮喪、失意、挫敗時,總要跳進海裡,任憑海水浮沉、仰望夜空,宛如一場場的儀式、一遍又一遍的洗禮,似乎恨不得洗滌一切、恨不得永遠涵泳在大海裡,是要和海洋合一、是眷戀這片島嶼?是生生世世要做這「海角一樂園」的子民嗎!
觀畢電影、回到現實,讀晨報有則報導:「《海角七號》上映四周以來衝破億元,票房直逼李安的《色,戒》……」。如果年前上映的《色,戒》是所謂戰後外省第二代導演對戰前深沉、厚重、幽暗中土意識的呈現、挖掘抑或顛覆的代表作;則現今放映中的《海角七號》,又是否象徵著更年輕一代的本土電影創作者對斯土斯民的當代集體記憶及其生活圖像的另一番勾畫抑或對未來的想望?

                                                                                                                                       
作者為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鄭梓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1 03:59 , Processed in 0.01625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