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2-1-29 19:16 編輯


練功十要則:正、靜、鬆、息、空、順、導、觀、抱、守。

練功十要則

1.正

  包括身正與意正。
  人體是一個自然優美的對稱結構,在日常勞作中,對這種對稱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扭曲。回覆人體的對稱性也是調動其潛在能力,從而走向更加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這也是氣功「返先天」的一方面含義。身體處處端正是最佳體態的要求,此時才能實現左右、上下、內外的統一,為進一步的氣功調節提供條件
  意正是在身正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即意志活動要合理。在練功中情緒平和,不擾神,不耗氣,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誠信,不起妄念,沒有精神負擔,克服一切心理障礙


2.靜

  入靜是身心的一種特殊保護狀態。排除外界干擾,消除不必要的損耗,使大腦得以充分休息,並建立起一種合理的節能機制。
  在靜的基礎上蓄氣、聚能,在靜中的行氣。靜又是把握人體及外界運動規律的一種方法,在排除了影響感知的種種障礙之後,對於世界的理解更具深刻性,各家均視靜功為築基必由之路。「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
  講究「靜」並非否定動,「靜以致動」,是深化了的動,是生生不已的「內動」。「動靜相輔」乃是「陰陽相合」的契機之一


3.鬆

  人的許多疾病皆由緊張造成,放鬆即是為了疏散緊張,協調全身機能聯繫。
  不僅外形要鬆,內臟更要鬆,一些關鍵部位,如脊柱、跨、丹田、關節也要鬆。要鬆而不懈,鬆而不散,舒適得當。精神上的放鬆也應做到,不要有雜念,不執著,對練功中的一些景象、反應不追求,這樣才能鬆得徹底。
  鬆的原則表現在練功的各個方面。在呼吸上,要求均勻、連貫、細緻、深長;在動作上,則為舒緩圓潤,開合有度,隨屈就伸;在意念上,為不即不離,若有若無。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可謂鬆之意境。


4.息

  即呼吸調節。
  作為基本三調(調形、調息、調心)之一,在氣功練習中佔有重要地位。
  氣功的呼吸方式有多種。如:踵息:「呼吸則直貫陰堂而上,至夾脊而流入命門,得以祖氣相連,如磁吸鐵,而同類相親」(《性命圭旨》);腹式呼吸:吸氣時鼓小腹,呼氣時收小腹,此稱為順腹式呼吸,反之稱逆腹式呼吸;皮膚呼吸:意念中全身毛孔打開,與外界出入交換氣息;龜息:模仿鳥龜姿態與呼吸方式;數息:默數鼻端呼吸次數;聽息:默聽微微無聲的呼吸,等等。
  調節呼吸總的原則為:不聲不滯,勿急勿徐,出惟綿綿,納惟細細,若存若亡,神氣相依。


5.空

  空是對緊張點的排除。
  身體無一緊張點,思維亦無一緊張點,這才漸入「性命雙修」境地。
  「無極生太極」,然後生二儀、四象、八卦,以至萬物,「空」實際是人體的一種「無極」狀態,因而也是深化練功內容的關鍵。「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個「空」是以實在的生命過程為基礎的。
  練功中處於「空」便能逐步去掉後天「拙力」、「濁意」,返回純淨的自然態。


6.順

  即練功中的一切動作、姿勢及意念活動要以自然為原則,順乎人體生命運動的本質規律。
  動作要順,上下相隨,不僵硬,開合旋轉要「隨」,前後相隨,內外相隨,身步相隨。
  練功要順乎程序,不追求,不強制,否則易出偏差。
  選功法也要順,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氣質類型,情感方式,來選擇適合自己練的功法。
  循四時不虞寒熱,遵陰陽而致平和,處順隨能得暢達。順則無礙。


7.導

  「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導引神氣,以養形魄,延年之道,駐形之術」。
  導引為氣功重要要領,它通過肢體的局部或整體運動,鋌之以意念,配合以呼吸,由外及內,搖蕩筋骨而和精神,除勞去煩,制邪伏惡,疏通經絡的塞兌,引導內氣生生不止,得「流水不腐,戶樞不蠧」之效。
  歷代文獻有大量導引方術的記載。《庄子》中的「熊經鳥伸」便是形象描述,長沙馬王堆漢墓《導引圖》共繪四十餘種導引姿態,而隋代《諸病源候論》一書就記載導引功法二百六十多種。


8.觀

  即觀想,屬調心內容。
  返觀: 觀自身內臟,體察機體功能,自知而自適,如明月在懷,情風洗心。
  外觀:觀想諸物或諸象,使性情平和地進入一定的狀態,達到自身內部及自身與自然的和諧。纖柔的白雲,閉適的流水等均可作為外觀對象。此法尚可用於治病,如:體熱者想冰,體寒者觀火等等。
  傳統氣功極動視此法,並分別以「觀禪」、「觀心」、「觀自在」、「觀相」等名之,且有林林總總的各種觀想法門、密術。


9.抱

  抱是為了動作、神氣上的不散亂。《老子》中即言:「見素抱僕」,《性命圭旨》中說:「抱一冥心以了性也」。站樁抱球、靜功合掌謂之「形抱」,「凝神入氣穴」謂之「神抱」,「收視返聽」謂之「意抱」。
  氣功練習中處處體現抱的特點,如盤膝而坐,使下盤相抱,腳趾抓地,下額內收,均為抱。而抱的更深刻含義乃是使精、氣、神涵而一體,旺盛生命力。抱的一個具體表現是強調「合」,內外合、臟腑合、上下合、自身與空間合……處處皆合,就形成「抱」的趨勢
  抱是一種典型的內養模式,是積累能量的方法,「負陰抱陽」,這是中國內省式文化心態的形踐。


10.守

  在調整好身體各個環節後,把意念集中於體內或體外一定的對象,稱之為守。
  守的對象可以是某一穴位、關竅,如百會、丹田;可以是體內某一部位,如小腹、眉心;可以是身外自然景觀,如高山、蒼松;也可以是一個概念、一種情懷。在眾多方法中「意守丹田」為最常用的一種。
  守有多種效果,可以用一念代萬念,有助於排雜念,較快入靜;「意到則氣到」,可起到意念針灸的治療效果。近年來的氣功科研表明,意守確實對人體自我調節有積極作用,它對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增進內分泌系統的改善,有明顯效果。
  意守不可過於執著,應若有若無,不即不離,勿揚勿棄。







        資料來源:  中國氣功圖譜/余功保



這是一本概念的書,部分內容很精華,所以手打上傳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11-11 17:47 編輯 ]
 

天使的凝視
深夜還在遊蕩嗎?看來需要好好調教一下呢!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現代人練功會不會很怪。很想練但是找不到理由。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瘋狂的咬貓 於 09-3-15 08:24 發表
現代人練功會不會很怪。很想練但是找不到理由。


只要想練就可以是理由了

練氣功並不會打擾你的生活

這就跟早上晨跑一樣

每天花一些時間讓身體更健康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29 14:05 , Processed in 0.03048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