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4041 元
- 文章
- 764 篇
- 聲望
- 1382 枚
- 上次登入
- 16-6-23
- 精華
- 3
- 註冊時間
- 05-7-20
- UID
- 180466
|
日本人本來稱呼中國,通常是隨著朝代叫<唐、宋、元、明、清>之類。漢人自己和附近國家都是這樣叫,以前沒有人叫「中國」,到了近代,才學美國人改叫「支那」,本來也沒什麼輕蔑意思。不過,後來中國成了日本手下敗將,又是侵略的對像,「支那」一辭,才被無聊賴學者,影射是看不起中國之語言,而叫喊起來。
於今,在多數中國人對「支那」一詞反感,也有政客將「支那」視為蔑稱。都是出自極端派『中國民粹』政客,嘩眾取寵之造勢手段也。是漢人打敗「清朝」,建立「中華民國」自稱「中國人」以後,才變成政客嘩眾取寵,造勢之上乘手段也。
-----------------------
請問該篇文說中國是日本的手下敗將,是指那一場?
甲午戰爭?那時日本叫中國為清朝,所以我排除甲午戰爭(日清戰爭)
那如果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勝敗難講,敝人甚至認為中日戰爭對日本可說是戰術與戰略均輸,而如果只以中國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的確讓中國失去了不少國力,但是這並不能說日本就是勝利,因為日本當時發動戰爭的目的並未達成,戰略也未成功,反而中國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大致可以說是成功的,所以我說這場戰爭不能只評斷是日本獲勝,而中國是認本的手下敗將一詞更不可能出現,因為日本最後戰敗,且損失了台澎和朝鮮半島等殖民地,再加上經濟破碎,可說是人財兩失,更不能說是日本獲勝了,
所以我認為該作者對戰爭判斷之草率實為令人驚訝,或許你會說是美國介入才使中國獲勝,不過這是謹以中國人的角度思維來看待,戰爭最主要還是達成經濟目的,而非是兩軍互相PK誰比較強,贏的就叫勝利,歷史上很多勝利國都是軍隊損失比較多,但綜合國力和達成目的都可稱之為勝利,像英國對抗納粹德國,不管第一次和第二次基本上都損失彼德國還大,但因為沒使德國達成戰略目的,還有蘇聯在斯大林格勒的慘勝,到反攻柏林都損失比中國還大,但因為達成政治和戰略目的可以說是獲勝,謹以日本前期戰術上的獲勝就評斷中國是日本的手下敗將可以說是非常沒有常識的,
其他方面我就不多說了,這種水準的文章實在該貼在政治版,一點歷史思維都沒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