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前言:
這是以白話及八卦有關組成的戰國故事.主角以織田軍的織田信長本人為主
故事平鋪直趣.且又引用不少歷史及名言佐證.其中加入許多輕鬆的軼事
使得整篇文章顯得輕快又接近人性.相信喜愛戰國的各位一定會喜歡
並更熱愛遊玩魔獸信長了

----------------------------------------------------------------------------------------------

不良少年三郎信長
織田三郎信長,幼名吉法師,為尾張守織田信秀之嫡子。於古渡城出生後即送至那古野城(亦即今日之名古屋,名古屋城旁公園今日尚有那古野城跡),由織田重臣平手政秀一手撫養長大。 信長激烈且好惡分明的個性似乎在襁褓時就已顯現:當時習俗,諸侯正妻是不親自授乳的,因此信長一出生馬上就交給事先選好的幾位奶媽授乳,但信長卻激烈抗爭,堅決拒喝陌生人的奶水,若嘗試強迫,他竟斷然囓傷奶媽。父親信秀面對堅決拒食又餓得大哭的這位寶貝嫡長子,大傷腦筋,於是緊急召集古渡城中所有授乳中的女子,一列排開,逐一嘗試餵食信長(信長還好是生在諸侯家,要不然這種小孩早就被捏死了)。然而信長仍然堅持要大家領教他與生俱來的壞脾氣,挑三揀四,絕不妥協。有的女性還沒靠近,他就已經轉頭大哭,表示這個我不要。當束手無策的信秀急得快要絕望之時,奇蹟終於出現了,家臣中的池田家有一位未亡人,剛生下一子(即池田恆興),她一接近信長,信長就自動靠過去咕咚咕咚地大口喝起來,頗表滿意。眾人還懷疑他是不是因為餓壞了就放棄挑揀,就嘗試再換一人,然而信長又馬上激烈抗議起來,眾人才決定還是尊重他的選擇,請池田家夫人擔任乳母(信長對這位池田夫人一生都很敬愛,在安土時期都還有信長送她禮物的正式記錄,信長死後,秀吉也繼續奉養這位夫人)。 成長為少年的信長則更加狂野不羈,據「信長公記」之描述:


「(信長)經常惡作劇,平日走過大街,毫不在意眾人的注目,栗、柿之類是自不用說,連瓜都拿著邊走邊吃,毫無忌憚。時常在街上站著進食,還總是要靠在別人(隨從)身上,好像非勾肩搭背不行。」 「總是把一邊的袖子拉下來(上身半裸),只穿短褲,腰間繫著許多小袋,頭髮則是用朱紅色或是萌黃色的絲線綁成茶筅髻(茶道中用來刷茶末的道具),佩戴朱鞘大刀。


也正是因為信長這種旁若無人、異常的裝扮舉止,當時那古野城市民都稱他為「傻瓜殿下」。織田家中「廢嫡」的聲浪也從不停歇,家中的重臣如林通勝、柴田勝家等都如此主張,尤其是連信長的母親都偏袒乖巧聽話的弟弟信行,贊成廢嫡,信長之處境可想而知。然而父親信秀卻似乎是信長唯一的知己,不但對信長的奇行異狀視若無睹,對家臣批評的聲浪聽若不聞,還提早引退,把家督交給信長繼承,自己則在幕後監管家中事務。而信長則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每日朝夕練馬、水泳、鷹獵,招集同年齡的不良少年,每日成群結隊、呼嘯來去,在河邊進行野戰訓練,試驗各種新的兵器及戰法。絲毫不顧他的「尾張的傻瓜」的外號,已經轟傳各國,傳為笑柄。
信長與濃姬
信長十五歲時,經由平手政秀的籌劃,迎娶美濃領主齋藤道三之女濃姬。道三出身市井,原為賣油郎,因其才氣被破格晉用,卻一路謀叛、殺害對其有恩的主君,終成為一國之主,人稱心狠手辣、老奸巨猾的「美濃之蝮」。濃姬(本名歸蝶,因來自美濃而稱濃姬)則是道三最疼愛的女兒,傳說在濃姬出嫁前,道三將濃姬喚到跟前,交給她一把短刀,說道:「妳即將嫁到尾張,要是信長真是傳言中的傻瓜,那妳就用此刀把他殺了,我們取而代之,拿下尾張。」濃姬則微笑回答:「當然如此。但若是阿蝶很喜歡未來的夫君,說不定他日也會拿此刀來刺殺父親喔。」道三聞言大樂,就很放心地送心愛的女兒出嫁了。
另一則傳說則是迎娶時的插曲。由於這件婚事本為政略婚姻,雙方家長也無心出面,所以濃姬是由美濃家臣送到國界,再由織田家接回。當日,十五歲的信長前往迎娶大他二歲的妻子,除了仍然維持一向的特異裝扮外,他的上衣還特別在背上繪製了一具巨大的、極彩色的、元氣十足的男性性徵,招搖過市,不用說,美濃的家臣們心裡一定都×聲連連,但是不得已,也只好無可奈何地把公主送過去了。  以上兩則逸話都是屬於民間傳說性質,然而,濃姬過門之後在織田家的生活,可說記載極度稀少,如近世出土的「江南夜話」古本(有許多關於早年的信長、秀吉以及信長側室生駒吉乃的記載,雖非一級史料,也提供許多以往不知的珍貴資料),也只能印證濃姬的「存在」而已。尤其是在信長攻陷美濃之後,關於濃姬的記事可說是等同於絕跡,史料價值最高的「信長公記」對濃姬更是隻字未提,連濃姬究竟何時去世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此拙者對濃姬的敘述也只好到此為止了。
信秀之死與萬松寺投香事件
信長可以恣意揮灑的少年時代,在信秀去世後面臨嚴酷的考驗。當時信長十八歲,失去了唯一的知己,也就是自己的父親,從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信長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信秀的葬儀乃是在萬松寺(今在名古屋市內)舉行,典禮隆重盛大,信長的乖寶寶弟弟信行穿著正式禮服,溫和恭儉,禮儀端正,與眾家臣心目中的模範主君的形象完全吻合,但是應該主持祭禮的信長卻遲遲不到,所有人一等再等,等到念經的和尚覺得已經超時工作,家臣也快要抓狂的時候,信長終於出現了,師傅平手政秀的心卻是往下一沈,因為信長仍然穿著奇裝異服,似乎剛打獵回來的模樣,接下來發生的事件卻令所有人更為張目結舌,因為一言不發的信長大步走到佛前,抓起一大把抹香,猛烈地向牌位擲去,頭也不回地又出了寺門。驚駭不已的眾人議論紛紛,咸認信長若不是精神異常,就是無可救藥的狂人(兩者其實差不多啦)。
這次事件使得信長在織田家中的地位更是危殆,支持由信行繼任家督的派系動作更大。但是,信長究竟為何要如此做呢?有的史家以為,正是因為信長四面楚歌,他才要假裝愚痴,以降低敵人的戒心,爭取時機再一舉擊潰對手(這時他的對手已包含他的母親、家臣)。但是,在小蔡眼中,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信長一生特立獨行,旁若無人,但同時能理解他的人也極少。師傅平手政秀對信長疼愛逾恆,但也無法接受信長的所作所為。信長的母親更棄他不顧。信秀可說是當時唯一了解、接受信長的人,也是信長平生唯一的支柱,卻在四十餘歲時驟然去世,信長的傷心與孤獨不言可喻。好強又不願表露悲傷的的信長,在喪禮當日清晨即出外打獵,遲遲不願接近父親的喪禮,勉強到達上香之際,他把抹香丟向牌位,除了是悲痛的表現,也有點像是少年賭氣責怪父親,為何這麼早就離他而去的動作。總之,小蔡對於信長在萬松寺的奇行,是深感心有戚戚焉。
平手政秀切腹死諫
一手扶養信長長大的平手政秀,對於不良少年信長的所作所為,一直默默地為他承受著各方的責難,容忍信長的狂恣,盡量讓他自由發揮。但是在信秀驟逝,家中四面楚歌之際,政秀的承受力似乎也到了限界,年老的政秀已經趕不上信長的腳步,再也無法理解他的作為。這位信長稱之為「老頭」的爺爺,終於決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來喚醒狂野的信長,於是在信秀逝世兩年後,信長二十歲時,政秀留下一封諫書而切腹自殺,這是另一件令信長痛徹心肺之事。
政秀的諫書中寫的多是一些瑣瑣細細的勸導信長穿著舉止的事項,大概都是一些信長從小聽到大、已經倒背如流的嘮叨話,政秀再一次不厭其煩、鄭重其事地把這些話寫在切腹的諫書中,什麼「請不要赤身露體、請不要用草繩等不雅之物做裝束、請不要用筷子當髮簪...」句句都是信長身邊真實的情狀,越顯得政秀的情真意切。信長知道政秀的死訊之後,如蒙晴天霹靂,拿著政秀的諫書,一句一句地重複唸著自己的淘氣事,悔恨不已。之後更建立了政秀寺(在今名古屋市內),來紀念政秀對他的撫育之恩。打獵時想起政秀,有時會撕裂獵物,擲向空中喊:「老頭,這個給你吃!」;或是過河時,用鞭擊起水花,喊:「老頭,這個給你喝!」信長的至情至性,在此表露無遺。至於他的裝束舉止呢?卻仍然如往常般絲毫不改。
但是信長並非不理會政秀的諫言,政秀意在言外的真心話,也就是要信長注意領民、家臣對他的風評,以度過此危急存亡之秋,信長了然於胸。在政秀亡故之後,擁護信長之弟信行的家臣起兵公然與信長對立,此外叔父信光也趁機要奪下織田家,岳父蝮蛇齋藤道三虎視眈眈。但也正在此危急之際,信長的才略終於爆發,開始了他統一尾張的事業。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信長與道三
織田家發生內亂,最快樂的就是鄰國的老蝮蛇齋藤道三了。每天盤算著要如何把女婿的尾張巧取強奪過來。在政秀切腹之後,道三認為機會成熟,趁著織田家「厝裡無大人」,就藉口年紀大了,想要看看女婿,邀信長到正德寺(今名古屋市郊之聖德寺)會面。於是老蝮蛇岳父與不到二十歲的傻瓜女婿初次見面的精彩好戲登台。
道三的如意算盤是先試試女婿的人品膽識如何,再伺機擴張自己勢力,總之打的是欺負別人家小孩的主意。會面當日,道三帶來大批人馬,資深家臣七、八百人,全體盛裝以待,想要以氣勢壓倒素來不修邊幅的信長。但是老蝮蛇還是難抑好奇之心,不願在寺內等待,便提早潛入沿路的民家,暗中窺視信長是如何到來。時刻屆至,信長施施然而來,仍舊是平素狂野的打扮,半裸的年青肌膚,毫不羞澀地在陽光下閃耀,茶筅髻依然如傳說中朝天聳立,腰上還是繫著七八個零零落落的小袋子,短褲則是由虎豹皮交錯縫成。隨從則是七、八百個不良少年,五百名拿著超長的三間半長槍的長槍隊,更驚人的是五百挺當時日本十分稀少的西洋鐵炮。  這樣的陣勢使得老奸巨猾的老蝮蛇也深受刺激,除了道三蒐集多年也不過幾十挺的鐵炮,年紀輕輕的信長居然擁有五百挺這件事讓道三恨的牙癢癢的之外,那些裸露在陽光下的年青肌膚也深深地刺激著老年人的神經。「信長你這小鬼,你給我好好等著。」心裡這樣念著的道三匆匆趕回正德寺,準備在正式會面時好好地報一箭之仇。
信長一進正德寺,立即躲進屏風之後,不知搞什麼鬼。半刻之後,從屏風後走出一位英姿颯爽的青年武者,穿著高雅的正式禮服,容貌端秀、舉止合度,對張大了嘴的家臣們說:「看什麼看!是我啦!」隨即從容走向正堂。實則織田一族是出名的美貌,美男美女輩出,尤其是信長的妹妹阿市更有戰國第一美女之譽,信長也同樣容姿端麗,只是和他平時粗野的舉止不太相配就是了。話說生平第一次穿上大名禮服的信長走到廊下,美濃的重臣春日丹後以及堀田道空二人,早已擺好架勢等著要給信長一個下馬威,不料信長居然一臉無辜地從兩人身邊逕行走過,裝作完全不認識二人。春日和堀田只好狼狽地從背後趕上(心裡念著「小鬼,你給我記住!」),說道:「織田殿下,織田殿下,請這邊走。」信長則說:「是喔。」又一臉無辜地走進會面的正殿。
道三也是已經編好隆重出場的劇本,故意先躲在屏風後不出來,信長進入後則走到主殿邊緣,靠著柱子,悠悠然拿出扇子抬頭假裝欣賞樑上的雕刻,一邊等待道三的出場。道三此時從屏風後緩緩步出,架勢十足地坐上主位,準備用威勢來鎮壓信長,不料信長卻佯做不知,繼續搖著扇子欣賞建築。道三在座上等的臉都綠了,信長還是假裝沒發現到他。此時,衰尾二人組春日和堀空只好再度上前說:「織田殿下,我們主君出來了,請上前見過。」信長則又一臉無辜地說:「是喔。」才轉身行禮如儀,拜見岳父。不過道三此時已經知道自己全盤皆墨,輸在少年女婿手上,寥寥問候數語之後,就乾脆地送信長離去。
一名美濃家臣見到道三回程時失魂落魄的樣子,上前討好說:「所以說嘛,尾張的傻瓜畢竟只是個傻瓜。」道三猛然回頭說:「是喔,以後我道三的子孫也只有給那個傻瓜牽馬的份了。」老蝮蛇這次受到的衝擊還不止於此,道三回去後左思右想,再怎麼想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女婿的膽識,漸漸起了英雄惜英雄之心,整天女婿長、女婿短的。之後,齋藤家父子交惡,骨肉相殘,道三更在大勢已去時寫下著名的「讓國狀」,聲明將美濃一國讓給女婿,要信長為他報仇,把他的兒子氣得跳腳。這種史無前例、報仇報到徹底的做法,也只有從一介賣油郎成為一國之主的老蝮蛇才做得出來吧。
信長與柴田勝家
信長迷倒了老蝮蛇之後,卻仍是閒不下來。信長先成功地用謀略取下清洲城(位於名古屋北方,今有重建的清洲城),之後卻面臨更大的謀反,弟弟信行得到母親及柴田勝家、林通勝等大多數家臣的擁護,起兵謀叛,兵力勝於信長十倍以上。其時,柴田由末森城,林由那古野城合攻在清洲城的信長,信長親自出城援救部將佐久間大學(在桶狹間之役戰死的忠臣),所領不過區區數百人的不良少年軍團,卻要對抗數千的正規軍隊。然而信長的另一項特異功能在此發揮作用,亦即信長擁有與他纖細的外表完全不符的奇大無比的聲音,罵人時不用說如晴天霹靂,就連在戰場上的大暍,也是轟傳全軍,令人魂膽俱裂。信長一上陣,一馬當先,對諸將一一指名叫罵:「權六(即柴田)!你在哪裡當縮頭烏龜,有膽謀叛,就拿槍來弒逆主君啊!」諸將還真得被罵得心中愧疚,紛紛迴避,尾張軍看見故主威風凜凜、義正詞嚴地斥罵,也都手軟。結果正規軍被不良少年們打得潰不成軍,信長更手刃林光春,柴田勝家則負傷。但勝家就此心悅誠服,對信長一世忠心不二。
勝家原本對信長年少時種種荒唐行徑大不以為然,認為信長沒有資格成為織田家督,因而擁護信行。與信長一戰之後,他痛悔以往認識不清,誤以為信長是傻瓜(其實這也很難怪他啦),剃頭穿上法衣向信長謝罪,信長的母親也出面替信行求情,要信長原諒弟弟一次,信長則爽快地一概予以寬恕。然而,信行卻無法珍惜這次機會,事後受到家臣的慫恿,又再度聯絡舊黨,籌劃二次謀反,勝家接到信行的密書,毫不猶豫,立即傳報信長。性格激烈的信長這次再也不容情,假裝重病喚信行前來說要把家督傳給他,信行快樂地前往探病,從此就再也沒回家了。
柴田勝家體態威猛,性格剛直,是典型的直情直性的威猛武將,也是信長喜歡的類型。信長個性衝動易怒,與魯直的勝家時時也有火爆場面發生,但似乎從來不影響到二人相互間的信任。年齡比信長大上十幾歲的勝家有時甚至還向信長賴皮耍個性。有一次戰役中,信長要勝家擔任先鋒,勝家不知為何不太願意,與信長爭執之後還是不准他辭,於是氣鼓鼓地離殿。路上遇到一位正得信長寵愛的近侍從勝家的隊伍前橫過,勝家二話不說當場拔刀就把他砍了。信長聞訊大怒,立召回勝家問罪,誰知勝家理直氣壯地回道:「你不是派我作先鋒嗎?要是連一個近侍都可以擋住我的隊伍,我還作什麼先鋒?」一時之間,連伶牙俐齒的信長都為之語塞,只好叫勝家退下。

信長與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幼名犬千代(綽號「阿狗」),從小就對信長十分崇拜,整天跟著信長打混,滿足地過著大哥身邊的小弟的日子。性格直率的利家也很對信長的胃口,因為信長不喜歡囉囉唆唆、恃才傲物、重視繁文縟節的讀書人(=明智光秀),只要個性耿直,就算粗暴一點也無所謂,利家就是這種類型。只是之後利家娶了號稱天下第一賢妻(也有人說是悍妻啦)的阿松之後,就被管教得溫良恭儉讓,從此抬不起頭來。不過利家少年時可不是這樣的,聽了以下故事就知道了:
信長有一個侍童名叫愛智十阿彌,牙尖嘴利,時常恃寵而驕,嘲笑利家。有一次更竊取利家的飾物想嘲弄他,卻被利家當場捉到,要求信長處斷十阿彌。但由於旁人求情擔保十阿彌絕不再犯,信長也放過了這件事。但利家極度不服,一再抗議不果之後,有一日,利家挑準信長在城牆上眺望之時,在信長眼前於城下斬殺了愛智十阿彌。信長狂怒之下,本要立即拔刀處決利家,但大家拉著求情(此乃織田家常見之風景),結果利家就被免去所有官職,逐出織田家。
失去主人的阿狗,就像被丟出家門的小狗一樣,每天在門外嗚嗚地徘徊。以前的夥伴有許多已經勢利地不再理睬利家。只有柴田勝家、森可成(蘭丸之父)等二、三人還時常去探望安慰利家。一段時間過後,信長其實已經不太忍心,只是面子上掛不住。家臣們也輪流為利家說情,但信長依舊不理。利家的機會終於在桶狹間之役來到。此役是要對付東海道第一大勢力今川義元,記載中的義元腿短身體長,中年發胖之後被家臣禁止騎馬,因為他一上馬就會頭重腳輕摔下來,然而他自許風雅,效法京都貴族,染黑牙齒,每天起床要薄薄地上妝畫眉,還會「呵呵呵」地笑。不過請不要被滑稽的想像誤導,義元的確是戰國名將之一,他起兵要踏過尾張揮軍入京,奪取天下,這是信長統一尾張之後的面臨最大危機。(關於桶狹間一戰信長如何戰勝的記載實在太多,小蔡不想重複,請有興趣者自行參考坊間書籍)
桶狹間突襲當日,當信長唱完他的招牌歌「敦盛」,由清洲城出發之際,利家又偷偷跟在後面,失去家臣身份的利家雖然照理是不能跟著出征的,但大家當然都掩護阿狗﹐讓他偷跟,信長也裝作沒看到。在兩軍交會,殺聲大起之際,利家奮勇衝入敵陣,一會兒不到就拿回一個敵兵首級,像小狗一樣坐在主人面前搖尾巴,信長則是假裝沒看到;利家見狀,二話不說轉頭再殺入敵陣,花了一會兒工夫拿了一個敵將首級回來,再坐在信長面前等,信長其實心已經軟了,卻轉過頭,嘴裡還唸著「有什麼了不起」;利家三度站起要衝入敵陣,卻被旁人拉住,把他推到信長面前說:「再這樣下去,阿狗這傢伙會死在敵陣了啦!」信長才好像很勉為其難地原諒了利家,不過事後就馬上再重用利家,任命他為親衛隊成員(就是所謂「母衣眾」﹐「母衣」是騎馬武士背在背後色彩華麗的裝飾物)。

「奇怪的哥哥」(十八禁)
信長和利家的關係其實不止於此,不過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講到有點「十八禁」的話題了。信長的性傾向是男女皆宜,也就是說呢,信長是個所謂的「Bi」。信長喜歡男孩是個公開的祕密,不過這在戰國實在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就連武田信玄都留有向旗下武將告白的書信,其他的記述就更不勝枚舉。但信長對女性還是蠻有興趣的,他共留有子女二十餘人,對於終生席不暇暖、南征北討的戰將來說,這種產量是蠻驚人的。恐怖的是,他真正的興趣還在另一方面,就是喜歡照顧可愛的弟弟,人盡皆知的是與信長一同在本能寺殉難的森蘭丸(容後再提)。不 過 這些床第之事真正有一級史料可證的則只有前田利家,此事記載於利家自述之中(見於「利家夜話」)。信長喜歡的男性清一色都是美少年,利家少年時也曾是其中之一。信長喜歡的女性類型,除了濃姬之外,則都是帶有拖油瓶的媽媽桑(吉乃、阿鍋等有史料可循的都是如此),小蔡推測這可能和他缺乏母愛有關,而且相較於秀吉或家康的輕薄寡義,把女性用過即丟,信長的側室都是老班底,終生在內室接受奉養,算是相當重情義了。  信長的「奇怪的哥哥」傾向還表現在另一個事件上,「武功夜話」記載,當信長二十五、六歲時,有一次地方上舉辦舞會,信長與家臣、領民同樂。眾將還會有什麼點子,當然都是扮成古代的英雄、大力士像弁慶等人出來耍寶,信長則遲遲不出現,一直到中場過後,突然有一位天仙打扮的美女飄飄然入場,做天人之舞,大家定睛一看,原來竟是女裝的信長,全場不敵。由此可知,這個「奇怪的哥哥」除了相當自戀之外,還有變裝癖,實在是敗給他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信長在統一尾張、擊潰今川之後,就如夜空昇起的彗星,迅速地開始擴張勢力。信長攻下美濃之後,取「周文王起於歧山」之義,將稻葉山城改名為「歧阜」,作為他天下步武的據點。信長志在終結日本戰國亂世,使得人民能和平生息,而他自己則是主控此日本更新計劃的改革者。信長的戰爭手段殘酷,但對領民則極為仁慈。他立足歧阜之後,開始實行種種創新的政治措施,他廢除一切關所(過路收費站)、大幅降低稅收;道路一律拓寬,便利通行,有潔癖又愛漂亮的信長還命令道路沿途必須種植柳樹、櫻樹,定點設置掃帚,要附近民家維持道路景觀;治安雷厲風行,盜賊絕跡,行旅進入信長領地,就如同從盜賊橫行的地獄進入天國,在路邊午睡也不必擔心安全;開設所謂「樂市樂座」,亦即自由市場,開放所有營業管制,禁止壟斷,所有人在樂市內能從事任何行業買賣,奴隸進入則成為自由人,逃家的女性也不用擔心被抓回家,讓天下賢能之人自由發揮所長,開風氣之先;改封建行郡縣,重新丈量土地,將地方土豪納入官僚體系,一切由信長直轄,吏治嚴明。這些信長在四百多年前實施的措施,完全脫離他所處時代的框架,就算用今日標準來評價,除了有些專制反民主外,其合理性與效率性是極高的。由此可見,信長不只是公認的戰爭天才,其實他在內政上許多創新格局的作為,可說是為日本之後數百年的安定發展奠下根基。
  
信長與秀吉      

豐臣秀吉,本名木下藤吉郎,為出身於今日名古屋附近的農夫之子,在階級嚴明的戰國封建時代,原本是與功名無緣的,然而秀吉卻由於信長的一手拔擢而出世,到最後成就天下大業。秀吉由貧賤出身到日後成為天下霸主,是很受歡迎的民間故事,也流傳有許多穿鑿附會的傳奇(不過這裡面有很多是秀吉成為天下霸主之後的自我宣傳)。依小蔡之見,秀吉的確是才具過人,尤其是他巧妙的操控人心的才能,是連高傲任性的信長也不及的。但是要說秀吉在為步卒時就已經胸懷取得天下的大志,實在太過牽強。秀吉的才華與自信,毋寧說是在跟隨信長南征北討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而他也從信長處學到靈活的軍略以及政治手腕。但秀吉並沒有如信長般在內政、經濟、世界觀上開創性的才能,秀吉九成以上的內政措施都是承繼信長的創舉,只是依樣畫葫蘆。他自己的大型創舉,如征伐朝鮮,則遭到慘敗。晚年更是有許多荒腔走板的作為,算是晚節不保。
秀吉究竟對信長抱持如何的感情,史家有許多不同的詮釋。但依小蔡之見,秀吉對信長的仰慕之情,是一片純真的。在信長死後,秀吉自述信長對他知遇之恩時曾說:「我本是一顆在路邊被踢來踢去的小石頭,卻被信長公拾起...」自傷幼少時悲慘身世與感念信長之情,躍然紙上。秀吉外貌矮小醜陋,出身貧賤,的確對自己的外表及出身有很深的自卑情結,這從他處處討好他人、拼命追求血統高貴的世家女性,想要生下一男半女,可以略窺端倪。秀吉曾一度使用的「羽柴」這個姓氏,就是借用自織田家兩大家老丹羽長秀以及柴田勝家的姓氏,合併而成,這一方面可看出秀吉要出人頭地的艱難(連姓都要向別人借用),一方面也可看出秀吉是如何用心經營人際關係,希望藉此巴結織田家二位家老。而這樣的秀吉,把集美貌、才略、雄心、貴族血統於一身的青年主君當成偶像,全心仰慕,也是人之常情。秀吉自言:「我長年不辭辛勞地攻城掠地,致死生於度外,只要博得主君一句稱讚「猴子,做得不錯啊!」,我就心滿意足。」雖然聽起來頗為狗腿,但也許不全是虛言。

秀吉在貧賤之時,娶得才女寧寧為妻(前田利家乃是媒人),寧寧雄才大略,有「女關白」之譽,但是二人一直沒有子女。信長甚至把自己的四子秀勝,過繼給秀吉和寧寧,以補這對夫妻的無子之憾(這也是信長破天荒的突破階級藩籬之舉),但仍然無法避免秀吉開始到處漁色的作為。好強的寧寧於是向信長直訴,要求信長為她這糟糠之妻主持公道,秀吉也不服輸地埋怨寧寧好妒,信長居然也出面調停這件家庭糾紛,因而留下了這封膾炙人口的信長致寧寧的信件:
  

  致藤氏女(寧寧娘家的姓):  
  
妳送來的禮品實在太過豐盛,要回禮也回不了,所以這次就不回禮,算我欠妳的,下次再說好了。許久不見,在我印象中本就是十分的美人的妳,現在已經是二十分的美人了(這一招古今中外、通用無阻)。  

像妳這樣才貌兼備的美女,藤吉郎還一再抱怨有所不足,實在是胡言亂語。妳們家那隻禿頭老鼠(﹦秀吉)是再怎麼找也不可能找到第二個如妳一般的妻室的啦。(此語明著捧寧寧,實則暗藏玄機)  

所以呢,妳儘可大放寬心,開開朗朗地做妳的正室(當然要有偏房才做得成正室啊),要有主婦的風範,不要被人譏諷妳善妒。照顧老公是妻子的任務,妳可要有大家風範地盡到責任啊。  
  

信長


這封信讓寧寧大有面子,之後動輒就把信長的話拿出來向秀吉炫耀,但也不得不在實質上略為讓步。秀吉雖從此多了一個「禿頭老鼠」的綽號,實際上也嚐到了一些甜頭,所以算是皆大歡喜。


信長與西方文化   

遷到歧阜之後,信長有了許多接觸異國文化的機會。除了由往來行商帶來的外國商品、資訊外,信長在此也與歐洲文化有了第一手的接觸。葡萄牙教士佛洛伊斯來到日本傳教,有多次和信長交談的經驗,他所著的「日本史」中有許多從外國人觀點對信長、及當時日本的觀感,十分有趣。當時外國教士由於金髮碧眼又信奉異教,相當地受到為難與排擠。聽說歧阜的信長十分開明,樂於接觸新事物,就拜託對天主教友善的織田家臣和田惟政引薦,向信長求取允許傳教的令狀。
當時各地行商向信長請求許可狀,都有公定規費,貧窮的傳教士無法湊到這筆錢,也是向和田週轉,才去晉見信長,但還是擔心著準備的錢會不夠。好奇的信長第一次見到外國人,問題一個接一個,問他們會不會說日語、來作什麼、會不會想家,又搬出一個地球儀要傳教士解釋為什麼地球是圓的,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日本在哪裡等等,傳教士一一說明給他聽,解釋地球是圓的時,傳教士原本有些擔心會挨罵(這是通常的反應,當時即使在歐洲這也不是常識),但信長聽了一會兒,竟點點頭說:「你們說得沒錯。」令教士們十分驚訝;指出日本在哪裡時,信長歎道:「日本這麼小啊!」教士們又捏了一把冷汗。之後,信長表示對於傳教士們為了信仰,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十分敬佩,不像日本和尚都是騙人的。最後傳教士們小心翼翼地請問允許傳教要多少費用時,信長哈哈大笑說:「我要是欺負你們傳教士,那信長的臭名不是要傳到國外去了嗎?免錢啦!」立即下令製作許可狀給傳教士們。傳教士們感激涕零,紛紛感謝上帝在日本安排了一位救主給他們。(教士們後來才失望地發現信長徹底不信神佛,對於受洗半點興趣也沒有)

在一個好的開始後,傳教士們頻頻到處拜託,製造機會要和信長見面。因為聽說信長喜歡舶來品,教士們也時常蒐集一些東西去送給信長。有一次送了一面大鏡子、孔雀尾、一頂黑色的寬邊帽還有一隻孟加拉的藤杖。信長很客氣地挑了帽子,其他的退還給教士們。之後有一次教士們被允許進到信長的宮殿中參觀時,才大驚失色,因為各地的富商早就蒐集了各種歐洲的奇珍異品來討好信長,宮中陳列著歐洲人時髦的服裝、各種有邊無邊附有華麗羽毛的西式帽子、聖母像的金飾、時鐘、豪華毛皮大衣、一等玻璃鏡、絲緞等,數不勝數,都是窮教士們無法想像的奢侈品。其實信長根本不希罕他們的禮物,反倒是對他們的知識與文化比較有興趣,時時要求傳教士把歐洲的情勢、城堡建築、人情風俗講給他聽。

信長對西方事物的興趣不只表現在聽故事上,他也身體力行,槍枝的引進扭轉了日本中世紀以來的戰法,而且他不止進口,也在日本本土製作而且改良出比進口品更精準防潮的槍枝(國友、雜賀鐵炮為長條之戰致勝關鍵)。他也很喜歡時鐘,到哪裡都要帶著他的時鐘一起去。還有在穿著上,信長的衣飾本來一向都由他自己設計,接觸到西方文物之後,信長的打扮更變得有點超時空科幻卡通的味道,他時常東西合壁,照自己的品味來搭配衣飾,尤其是插羽毛的寬邊帽,信長似乎特別喜歡,視察時、在戰場上時、甚至覲見天皇時,都有信長戴著他心愛的「南蠻笠」的記錄。信長入京期間,時常身著黑衣,騎著黑色駿馬,腰間圍一張虎皮(休息時當作坐墊),在京都的大街小巷狂飆;他也時常著和服,外罩一件西式大紅披風(西班牙海軍軍官披風)外出閒逛;裝飾有蝴蝶圖樣的西洋武士盔甲更是信長上陣時的最愛。總之愛炫的個性一生都改不了。



信長與阿市   

信長以歧阜為基地,短短數年之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軍進京。當時的天皇住在雜草叢生、宮牆倒塌的皇宮中,要靠典當貢品才不至於餓死,許多宮女靠賣淫維生,前任將軍足利義輝被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謀殺後,京都成為治安敗壞的廢墟。信長重新整頓京都,扶立流亡的足利義昭為新任將軍,為天皇與將軍重建宮殿,開始了信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在信長入京前,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把號稱戰國第一美人的妹妹阿市嫁給近江的淺井長政,並與淺井家結盟。淺井家位於入京的要衝,長政又是個評價甚高的年輕武將,信長頗為喜愛長政,於是把心愛的妹妹嫁給他,還曾經只帶著少數隨從深入近江去探視妹妹和妹夫(險些被淺井的家臣所襲殺﹚。這個婚姻當然有很高的戰略意義,但也是郎才女貌十分相配,長政與阿市婚後很是恩愛。然而,亂世中悲劇總是一再重演,當信長出兵攻打和淺井同樣有盟約的朝倉家時,長政面臨兩難:是聽從父親的話援救朝倉家,還是為了愛妻維持與信長的同盟。信長是信心滿滿地認為長政決不會選擇前者,因此不顧警告深入敵後追擊朝倉,正當朝倉兵敗如山倒時,淺井突然廢棄與信長的盟約﹐從後夾擊,使得信長陷入進退兩難的險境。當時﹐信長對於淺井的叛變幾乎無法置信,要求確認是否為謠傳,然而消息確定後,信長斷然決定全軍撤退(有名的「金之崎撤退」),成功地保全住實力,二個月後於姊川合戰中與家康聯手大敗淺井、朝倉聯軍。

然而這次淺井的背叛,在信長的感情面上劃下一道很深的傷痕。信長的個性轉趨峻烈,也是從此開始。信長感覺他是被最為信賴的至親所背叛,而且接踵而來的反信長風潮,使得信長在接下來十年間陷入苦戰,失去了一個親弟弟和許多信任的武將。當時,武田信玄出面號召各國,組成「信長包圍網」,從四面八方一起夾攻,要扼殺新興霸主信長,這個危機一直到信玄的在陣中驟死才解消(這段故事黑澤明的「影武者」拍的最精彩,小蔡強力推薦)。信長圍攻淺井所在的天險小谷城時,又顧及妹妹阿市的安全,不敢使用槍炮,以致久攻不下。對淺井的恨意在信長心中長期累積,日益加深,在小谷終於落城、長政自裁之後,信長還把長政父子的頭骨塗上金漆,作成酒杯,在慶功宴上拿出來展示,可見他記恨之深。

信長這種接近失控的激烈憤恨,也被許多小說家拿來大作文章(以下部份屬「戰國八卦」)。其中比較聳動的則是信長、阿市兄妹不倫之戀說(這好像又有點「十八禁」了)。不過阿市的確是一位很引人遐想的悲劇美女,身為織田信長之妹本身就有許多文章可做了,她的追求者名單中還包括秀吉與勝家。雖然史無明證,但似乎所有小說家一致認為秀吉與勝家是終生的情敵(中間還夾著角色曖昧的信長);信長死後,阿市再度下嫁六十餘歲尚未婚的柴田勝家,於北之庄決戰時與勝家一同殉死。阿市兩度面臨城破家亡(小谷城與北之庄),攻城的武將都是秀吉,秀吉一生仰慕阿市,卻始終無法接近她,可謂造化弄人。之後,秀吉執著於阿市之女茶茶姬(就是後來為秀吉生下秀賴的「淀君」),也可能就是得不到阿市的一種「心理代償」在作祟。(戰國八卦到此結束,以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信長的安土城絢爛豪華的安土城,在建成時就是日本第一名城,即使在灰飛煙滅之後,至今仍是眾多日本城愛好者心目中的第一名城。信長在擊敗武田之後﹐將織田家交給長子奇妙丸信忠繼承﹐只帶著他的茶器離開了歧阜城。家臣們受不了整天喊著「我好可憐喔﹐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的信長(最可憐的是佐久間信盛﹐信長硬是搬到他家裡去住)﹐傾全力趕工﹐依照信長的意思在原本荒涼的安土山上築了一座夢幻般的巨大城堡。 安土城位於交通、商業要衝﹐隔琵琶湖畔遙對京都﹐有監控天下之勢。安土城是日本第一座整體用石材堆砌起來的城堡﹐從山腳入口﹐就有寬闊氣派的石材所鋪的道路﹐穿過蒼鬱的森林﹐一路通向山頂的華麗城堡。山道沿途則是織田家重臣的宅第﹐由下而上有羽柴秀吉、前田利家(阿狗和猴子住對面)、德川家康、丹羽長秀等的宅第﹐再其上則是織田家族和信長近臣的宅第﹐有織田信忠、信澄、堀秀政和森蘭丸的屋邸。城堡入口為有名的「黑鐵門」﹐巨大而有威勢﹐進城之後﹐有優雅迴廊導向史無前例、樓高七層的安土城。
  
如果各位喜歡遊訪日本城,這是一個絕對必須拜訪的高水準網頁,尤其是安土城的詳盡介紹,更是不可不見。可惜需要日文環境,懂日文的戰國迷大可入城尋寶。   [size=+1]安土城—信長之夢
安土城城郭調查研究所的挖掘成果報告
湮滅在森林中四百餘年的安土城在近年來才開始挖掘考證的工作﹐主要是藉助衛星定位及近年發現的一張古圖才得以找出這座幻之名城。由石材堆砌的城池結構雖然留存﹐但安土城堡本身早已燃燒殆盡﹐雖然對安土外觀有詳盡描述的史料很多﹐但要由文字重構立體實景仍然問題重重﹐這也是日本建築史學界當前的熱門話題。
  
最近的安土考證又有新發現,本來根據挖掘部份成果以及古籍記載,考古學者一直都以為安土山下寬闊的大道,理所當然是安土城的主要道路,一定通往雄偉的黑鐵門(所有資料、小說也都一直這麼寫)。誰也沒想到信長好像又開了大家一個大玩笑,因為無論考古小組怎麼挖,大手道它就是不通向城堡主門黑鐵門,而是通向安土城的另一個側門。而黑鐵門下山的道路又崎嶇不明,令考古學者大傷腦筋。看來對信長而言,「理所當然」這四個字是不存在的。
這使得小蔡不禁想到:在信長死前一年﹐曾經遣送四名日本少年去拜訪羅馬教皇﹐隨行帶著一幅繪有安土城的金屏風作為禮物﹐在教廷記錄中四名少年的確到達晉見教皇﹐屏風也有展示,但這幅金屏風在教皇猝死卻不知去向,不知被誰A去了﹐如果能找到這幅屏風﹐應該就可重現安土城的風貌了吧。

信長與森蘭丸在信長晚年巔峰時期不可不提的人物之一就是傳說中的絕世美少年森蘭丸。森蘭丸是信長早年十分信賴的家臣森可成之子﹐森可成在淺井倒戈時與長子二人都為了信長而戰死﹐信長十分心痛﹐之後對於森家的遺孤也特別照顧。蘭丸自幼有神童之譽﹐特別是有數理方面的天賦(這在戰國時期頗為罕見)﹐自十二、三歲起到信長身邊擔任侍童﹐令人驚訝地﹐小小年紀的蘭丸與性格以難捉摸著稱的信長卻格外投緣﹐信長心想之事,時常不待說出口﹐蘭丸就已處理妥當﹐讓信長對他總是另眼相待。十四歲起就讓蘭丸處理政事﹐十六歲出任「諸事奉行」、「奏事」﹐總攬信長身邊大小政務﹐舉凡各地使者接見、公文往來乃至於信長私人的生活起居﹐都由森蘭丸一人負責﹐職位相當於獨裁君主下的總秘書長﹐且有副署信長書狀的權限。能被惟才是用的信長如此重視﹐蘭丸的才具必然非凡。甚至也有地方史料推測,蘭丸可能是繼其父森可成之後,負責信長安全的忍者首領(信長平生只信賴他年少時就熟悉的尾張、美濃忍者眾。之後信長為平定伊賀,屠殺激烈反抗的伊賀部落,而且斬草除根,殺戮慘烈。現在的忍者卡通、漫畫大多把信長畫成大魔王,原因就在於此)。
[size=-1]圖為「安土城下町掟書」,為信長於天正五年(1577)六月所公佈之命令,
[size=-1]蓋有「天下布武」的朱印,內容是在天下第一町的安土町設置樂市樂座,
[size=-1]保障交易自由安全。森蘭丸即為此町的知行(領主)。
然而﹐蘭丸之所以為日本史上高知名度的人物,卻不是因為他的過人才幹﹐而是因為他傾國傾城的美貌(再加上他與信長之間引人想入非非的關係)。日本人喜好八卦其來有自,蘭丸的美貌在當代就天下知名,身為信長代理人的蘭丸時常代表信長出使各地或是接見各國使者,他的奪人美貌和一肩長髮總是八卦聚光燈的焦點所在。當時習俗男子行成年禮後(約十三歲前後)即應剃髮改成人裝束﹐但信長卻無論無何捨不得蘭丸楚楚動人的長髮,親命蘭丸不許剃髮,因此蘭丸一直到十八歲仍然維持可愛弟弟的造型(其實這對蘭丸本人而言可能是頗為尷尬的狀況)。信長對蘭丸的疼愛有時已經到了明顯偏心的地步﹐在攻下武田後的論功行賞中﹐信長對許多出兵的老臣毫無封賞﹐卻送給未曾出戰的蘭丸六萬石的領地﹐使得蘭丸身兼岩村、兼山二城的城主﹐成為十七歲的少年大名。但蘭丸成為諸侯之後,信長仍捨不得他離開身邊,結果就形成蘭丸「地方諸侯」兼「中央秘書長」兼「侍童」的奇妙身分。(不過信長的麾下大概早就養成見怪不怪的習慣了)
  
關於蘭丸的個性有一則有名的逸話可令人略窺一二:有一次信長閒來無事正和近侍們聊天﹐一時興起拿起佩刀說:「你們誰猜中我這把刀鍔上的菊花紋中共有幾片花瓣﹐我就把刀送給誰。」信長的佩刀是何等珍貴之物﹐近侍當然爭先恐後地亂猜﹐信長卻注意到蘭丸默不作聲﹐就問阿蘭為何不猜﹐蘭丸回答:「因為我知道正確的數目。有一次主公如廁時﹐我在外捧著佩刀﹐無聊之餘﹐就把菊紋數了一遍。現在我若參與猜謎﹐則對他人有所不公。」信長聽了大為稱讚﹐說:「阿蘭真是誠實又正直。」結果裁決佩刀應該送給阿蘭。(果然是很偏心﹚
[size=-1]安土山上森蘭丸邸址,連考古學者都屈就大眾品味,使用俗稱的「森蘭丸邸」,而不用「森亂邸」
由於蘭丸擁有絕世的美貌和信長的寵愛,不免引起許多遐想,甚至也有人把他和「寵童」、「佞臣」的形象連在一起。小蔡並不是要在此替蘭丸撇清他和信長的私下關係(事實上小蔡認為他們之間沒有關係才怪)﹐而是認為忽略了蘭丸的過人才幹﹐對於這個人物的評價是有所不公的。蘭丸其實是個耿直廉潔的人,但正如同正史中的「森亂」遠不如廣為流傳的「森蘭丸」知名一般,蘭丸真正的面貌在世間傳言的掩蓋下,也少為人知了。(一級史料中從無「森蘭丸」之名,只有「森亂」、「森御亂」、「森長定」、「森亂成和」的記載。原因可能在於信長有呼人幼名的習慣,因而「蘭丸」之名在當世就廣為人知,一直流傳至今,史料記載反而變得無關緊要了,由此可見八卦力量之強大)
蘭丸與明智光秀森蘭丸與在本能寺起兵謀叛的明智光秀﹐在一級史料中從沒有任何直接的關連。但是在與本能寺之變相關的史料與傳述中﹐二人的名字卻時常被連在一起﹐甚至可說﹐年齡相差將近四十歲的蘭丸和光秀是處在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之中。  一則流傳甚廣但可信度頗有疑問的故事這樣說:有一日信長拿了許多珍奇之物陳列在蘭丸面前﹐戲謔地說:「阿蘭你想要什麼﹐只要你說我什麼都給你。」蘭丸搖頭說什麼都不要。信長笑道:「我知道你心裡真的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各自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來對對看。」二人寫好後一對﹐答案果然一致(好熟悉的情節)﹐是「宇佐山城」四字。蘭丸之父森可成當年為守宇佐山城而戰死﹐蘭丸想要已故父親的居城也情有可原﹐但此城卻是光秀當時的領地。信長猜對答案之後當然大樂﹐說:「不要急﹐再等三年就給你。」這件事流傳到光秀耳中﹐當然令他大受打擊﹐認為信長在三年之內就會把他努力經營的領地收回﹐因而起意謀叛。
還有一則故事說:早在本能寺之變二年前﹐十六歲的蘭丸就曾經向信長進諫要提防光秀。信長不解地問原因何在﹐蘭丸回答:「今早眾將用餐時﹐日向守突然呆呆出神﹐碗舉在空中﹐連筷子掉落地面都未發覺。如日向守這等人物﹐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失態至此﹐心中所謀者必為足以震動天下之大事。」信長歪歪頭對於年幼的蘭丸之言未置可否﹐結果錯過了防範光秀的時機。
此外還有一些信長曾命蘭丸持鐵扇打光秀的禿頭的故事(出於「明智軍記」,一本錯誤有名的多的光秀傳記﹚等等﹐小蔡認為都是可有可無的附會之說。但這些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正是因為光秀原本也是信長身邊的負責內政的高級官僚﹐與森蘭丸同屬信長身邊的文官﹐而光秀失勢時正是蘭丸得寵時﹐難免讓人有此聯想。
[size=+1]奇怪的老爸 信長和自己子女的關係和一般人也不太一樣,他很喜歡替小孩取一些奇怪的名字,長子信忠出生時,信長第一次看到出生嬰兒,大為驚嘆:「它的臉好奇妙喔!就叫奇妙丸好了」。信雄與信孝出生日期很接近(其實信孝是哥哥,卻因為母親地位較低被排名老三),信雄頭上有細細的長毛,信長看到就說:「這個可以綁茶筅,就叫茶筅丸好了」,等到信孝他已經沒耐性了,就說:「就用出生日,叫三七丸。」堂堂大名家的嫡子叫這種名字實在令人噴飯,不過也沒人能拿他怎麼樣。
這最長的三兄弟也是後來較活躍的織田二代,然而沒有一個能望信長之項背。信忠早就被確定為織田家的繼承人,十分老實聽話。信雄和信孝則較愛出風頭,尤其是信孝,容貌、個性最像信長,連信長的奇裝異服也學起來,還仿效老爸的「天下布武」,也自己刻了一個「一劍平天下」的大印過乾癮(信雄也刻了一個「威加海內」和信孝別苗頭)。不過這兄弟三人少有可稱道的事蹟,反倒時常挨老爸的罵,有一次信忠舉行舞樂,三兄弟都粉墨登場,與領民同歡。事後信長知情,把三個人狠狠地訓誡一番,認為他們耽於享樂,沒有大將風範(小蔡知道這聽起來很不公平,誰都知道信長年輕時是什麼德性,不過當然沒有人不要命敢反駁他)。
不過事後信長還是表現出一些對兒子的關心,能樂事件數月後,信長二次出征武田,信忠擔任總先鋒,信長閱兵後寫信給關東軍團主將瀧川一益,說:「今早我看中將(信忠)的臉色,好像一副不惜生命也要一雪前恥的樣子,你幫我多留心一下他吧。」所以信長偶而還是會流露出一些父愛的。然而,像秀吉那樣處心積慮為兒子奠立基業的作為,在信長身上是找不到的,他似乎只是盡盡本分,把家業傳下,之後就由信忠自己發展了。史料中有留下天正十年五月(同年六月本能寺之變)信忠寫給森亂(蘭丸)的書信,拜託阿蘭代為安排一些親子活動(例如請信長有空到岐阜來玩等)。身為信長繼承人、織田家家督的信忠,居然連這種私事都要請阿蘭轉達,父子關係的淡薄可見一斑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京都馬會
信長生前舉辦的最後一場盛會是在京都天皇御前進行的馬會。信長是有名的愛玩,他的嗜好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他最愛的還是飆馬。信長的馬術在家臣中無人能出其右,就算在成為天下霸主之後,也時常只帶幾個年輕隨從徹夜狂飆,從安土飆到京都,再從京都飆回安土。信長愛馬更是舉世聞名,當時諸國送給信長的禮物十有八九都是駿馬,諸侯們無不費盡心思找尋名馬來討好信長(附帶提及,正史記載中唯一曾被信長退貨的家臣禮物就是明智光秀所呈上的「馬一匹」,身為數十萬石大名的光秀送這麼寒酸的禮物,怪不得信長覺得還是不拿算了)。

天正十年正月信長在京都舉辦馬會,極盡華美之能事,遊行的前列是大小諸侯、根來寺眾、織田本家、京都公卿,其次則是信長的馬迴眾,柴田勝家、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等超級戰將逐一登場(秀吉當時在前線作戰,不斷寫信回來抱怨不能參加),其後是武井夕庵等近侍的隊伍,在行列中心則是由白衣黑褲的侍童所環繞著的信長本人。信長當日的裝扮極盡酷炫之能事,全身上下無一不是家臣們上窮碧落下黃泉所蒐集到的名品,畫眉的信長戴著唐冠頭巾,後插梅花,白底紅梅的小袖,上罩鑲金的蜀紅錦緞,刺繡牡丹腰帶,猩猩皮靴,白熊皮坐墊,與會者無不驚為天人。

再來舉行的演武場則更引起騷動,數百名親衛隊的制服帥哥,騎著裝扮華麗的駿馬,風馳電掣地在馬場中奔馳,再來信忠、信雄、信孝三兄弟一起上場表演快馬,令人目眩神馳,尤其是三七丸信孝,服裝華麗超絕,金銀刺繡,再鑲嵌珍珠寶石,還一面揮槍舞劍,愛現不輸老爸。最後的高潮當然是信長本人,信長騎著悍馬出場,縱橫狂飆,還在數匹急駛的馬背上連續換馬,行若無事,最後站在馬背上舉槍射靶,屢射屢中,無一失手,群眾歡呼聲震動天地。這場盛會從早上九點進行到下午四點,與會者有十三萬餘人,但秩序井然,沒有任何紛亂事件發生,可見信長威勢之盛。

這次馬會令天皇印象深刻,希望信長再為禁中表演一次,於是三月五日,信長又率五百精騎入宮,戴著他心愛的西洋羽毛寬邊帽,又在宮人、女御、更衣前現了一次,真是備受偶像崇拜。只是誰也不知道,本能寺之變即將在短短三個月後發生。

信長與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與年齡均不明(出身土歧氏之說﹐頗有疑問﹐年齡在本能寺之變當時也有五十五歲與六十餘歲等不同說法)﹐是個以文化教養人自居的書生型浪人﹐到四十餘歲還在周遊各國﹐尋求出仕的機會﹐但卻一直不獲重用﹐生活十分窮苦。一直到他在歧阜與鋒芒漸露的青年信長初見﹐信長的膽魄志向與光秀的才學教養﹐強烈地相互吸引住對方的目光﹐從此光秀得以施展經略長才﹐從一介來路不明的浪人﹐成為信長家臣中的佼佼者。然而這位通曉詩書禮儀的明智光秀﹐卻在十餘年後﹐以一萬七千人馬夜襲本能寺﹐襲殺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主君信長﹐自己也在短短百日之內身敗名裂﹐成為日本史上最大的叛賊。「成也信長﹐敗也信長」﹐光秀的弒君之舉﹐後來被譏為「三日天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而這樣一位饒富趣味而又神祕的日本史上最大的叛逆者﹐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又為何要叛變?這至今還是日本史上最大的謎題。
  

  
關於光秀弒逆的動機﹐至少有二十種以上的學說﹐近來則是由「天皇黑幕說」日漸取得有力學說的地位﹐由於小蔡不喜重複他人見解﹐請有興趣者自行參照專門討論此事的歷史網頁「本能寺之變」。(日文網頁)

依照小蔡個人的看法﹐雖然有許多周邊因素也可能並存﹐但光秀叛變的主要起因還是二人性格上的衝突。光秀有許多讀書人的典型通病,為人拘謹、講求儀式禮節﹐喜歡鑽牛角尖、不滿意見特別多、又愛囉里囉唆地講大道理;而欠缺耐心的信長和「謙遜有禮、虛心採納忠言」這些字眼向來沒什麼關聯﹐他尤其忌諱別人對他囉唆,這已經註定了二人先天相性不合。況且信長酒量不好﹐酒品更是有名的差﹐時常在酒後有粗暴之舉﹐這點家臣們知之甚詳﹐通常也知道如何應付。唯獨以文化人自居的明智光秀﹐不會逢場作戲﹐時常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事情。而爭執過後﹐「晴天霹靂打過馬上雨過天晴型」的信長﹐通常根本忘了有這回事﹐自己還覺得和光秀感情不錯;而神經質的光秀則是將遭受的「屈辱」一件件記在心頭﹐怨憤、緊張、畏懼、疑慮到神經衰弱的地步。長期處在焦慮委屈中的光秀,遇到導火線則一觸即發,終於釀成事變。

小蔡之所以認為光秀並非深謀遠慮地計劃後實行野心叛變的理由﹐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光秀在事前的猶豫不決及事後的茫然自失。光秀的決意﹐是先後反反覆覆、醞釀經月,而且最後還是被逼出來的。他先到神前占卜(一丟再丟直到拿到「大吉」才停手)、又開連歌會做出暗示、最後還請了四個屬下來開會尋求支持(實在是婆婆媽媽)。當時頗有才名的明智秀滿(光秀的女婿)立即表示贊成﹐使此事終成定局。會後光秀還去感謝他的支持(這人一點叛變的氣魄都沒有)﹐秀滿卻淚流滿面﹐說:「主上若只對我一人提出此事﹐我拼死也要阻止你這不智之舉;但你卻同時讓四人知悉你有叛主之意﹐這已無法保密﹐所以此事是回頭已晚,勢在必行。」由此可見光秀的優柔寡斷。
  






本能寺之變

襲殺信長的行動本身﹐光秀是籌劃的完美無缺、無懈可擊。1582年6月2日﹐信長夜宿京都本能寺﹐除了森蘭丸以下數十名侍童、侍女、舞者之外﹐毫無武裝侍衛。信長雖然身為天下霸主﹐仍不改愛玩習性﹐時常只帶數名侍從就出外遊蕩﹐只是他的運勢出奇地強﹐從未出事。但這一夜﹐光秀假傳森蘭丸號令﹐宣佈信長命大軍進京閱兵﹐於是率軍連夜趕赴京都﹐一路上凡是見到行軍的路人都不留活口﹐以防洩密﹐終於在拂曉毫無預警地用一萬多人層層包圍本能寺。(許多記載中說信長是在本能寺遭到「暗殺」,不過要用一萬七千人進行「暗殺」實在也是奇事一件。其實這應該只是表示史家們多認為光秀的手段不算光明磊落,信長死的冤枉而已吧)

信長在夢中聽到兵馬之聲而醒來﹐立即詢問是何人叛變﹐早一步出外探知軍情返回的森蘭丸回答:「敵軍持水色桔梗旗幟﹐乃惟任日向守謀叛。」信長聽說﹐只淡淡地說了一句:「無關是非」﹐即起身應戰。信長這句「無關是非」﹐也是一句著名的歷史謎題﹐頗堪玩味。拿起長弓的信長﹐雖已知事不可為﹐仍談笑風生地與侍童們一同應戰。近侍們擔心信長來不及自裁﹐屍首可能遭到凌辱﹐甚至可能被俘﹐一再催促信長入內﹐信長卻一副戰得起勁的淘氣樣﹐毫不理會﹐直到侍童死傷得只剩下三、四人﹐信長才若無其事地交代:「阿蘭﹐不要讓他們進來」﹐丟下長槍轉身入內﹐勇敢的蘭丸一人浴血苦戰﹐奇蹟似地阻擋住要取信長首級的敵軍強手﹐直到大殿火起﹐這對傳奇的主從也隨之灰飛煙滅。(很多小說和漫畫說信長和蘭丸被不明光線吸走﹐或是有人開時光機來把他們救走﹐不過就算是真的﹐也必須要保密﹐所以小蔡還是維持信長已經死了的見解。)

然而﹐在天明之後﹐明智軍清理火場﹐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信長的屍骨﹐整個大殿連疑似焦屍的屍塊都沒有﹐這使得本就神經質的光秀更是焦慮莫名﹐嚴命封鎖京都、不斷派人搜索﹐以防本來應該已經萬無生機的信長突然出現﹐也因此白白浪費了光秀應該好好掌握的寶貴時間。本能寺之變數日之後﹐光秀好像才突然想起應該聯絡一下其他友好的勢力﹐尋求支持(這也令小蔡覺得不可思議,但史實確是如此);然而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來﹐光秀對自己行為的認知是「起義抗暴」﹐但他心目中的「魔王」、「暴君」信長被打倒之後﹐呼應光秀的諸侯一人都沒有﹐反而是討伐光秀、為信長復仇之聲四起﹐尤其是秀吉拼命似地閃電大反撲﹐迅速的遠出乎光秀的預想之外。然而其中最令光秀震驚的是遭到老友細川藤孝的背棄。藤孝本是光秀的貧賤之交﹐是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的長年摯友﹐詩文相交﹐又是兒女親家(還是信長做的媒)﹐但是這位光秀心目中篤定的同盟者﹐卻毫不猶豫地父子一同落髮悼念信長﹐與光秀劃清界線。當然這些人也未必是基於對信長的義氣﹐而是著眼時勢﹐決定靠攏另一陣營﹐但光秀所受的打擊非同小可。在光秀回信懇求藤孝出兵相助的信中﹐他倉皇失措、不知所云之狀﹐幾乎令人不忍卒讀:
  

聽說貴父子落髮之事﹐我曾一度十分憤怒﹐但仔細想過之後﹐覺得你也非全無道理。但事到如今﹐無論如何請出兵相助。  
關於今後領國分配之事﹐我打算等你入京後奉上攝津一國﹐但如果你也想要若狹地區﹐我當然也會一併奉上。  

我之所以做此令人不可思議之事﹐也都是為了令郎、我婿忠興的未來。等到五十日、百日過後近畿安定下來﹐我就會把政權交給吾子十五郎(明智光慶)和與一郎(細川忠興)自行引退了。詳細情形請詢問二名使者。


這封關係光秀決戰成敗的求救信﹐寫得真是支離破碎、漏洞百出、豈有此理﹐可見光秀當時已經面臨精神崩潰的邊緣。總結光秀這個人物﹐多少有令人同情之處。若是他殺了信長之後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一定不像現在有那麼多同情者﹐但正是由於他弒主之後﹐茫然自失、悽悽惶惶的表現﹐還有身首異處死在山溝中的下場﹐頗讓人覺得不忍。有一部小說描述信長被現代人用時光機救出﹐在螢幕上觀看光秀本能寺之變後的表現時﹐忍不住替光秀著急:「笨禿頭!你在幹什麼啦!快啊!你要被猴子趕上了!」言下之意是說:你都暗算我成功了,現在怎麼可以這麼沒用!小蔡覺得是蠻像信長的個性的。
  






織田諸將的結局
   

信長死後﹐群雄並起﹐原本在霸主之下即將統一的日本又面臨動盪﹐好不容易將要獲得的和平又遭到嚴酷的挑戰。在織田家中在才略和志向上最能承繼信長遺志可說是秀吉﹐秀吉當時在前線與毛利對立﹐聽到信長死訊之後﹐當眾像孩子般嚎啕大哭﹐然而他決斷迅速﹐立即與毛利軍議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撲光秀﹐秀吉此舉其實相當冒險﹐一來毛利在獲悉信長死訊之後﹐並非不可能從後追擊;再者﹐秀吉三日三夜在暴風雨中行軍趕回﹐由於軍心動搖、路途艱苦﹐逃兵近半﹐剩下的回到近畿時也相當疲累﹐但秀吉還是發揮了他的天賦政治才能﹐散盡長濱城所有財物存糧﹐鼓舞全軍決一死戰﹐擊潰光秀﹐也因而取得為信長復仇的大義名分﹐為他奪得主控織田家今後走向的先機。
相對的﹐柴田勝家就無此機運與才氣﹐本能寺之變當時﹐遠在越後的勝家正與上衫家兩軍相持不下﹐無法抽身﹐等到勝家終於趕回﹐復仇之戰早已結束﹐在決定織田家未來命運的清洲會議上﹐勝家飽受指責﹐因為身為織田家第一家老的勝家沒能趕上信長的復仇之戰﹐被認為是大大地失格﹐最後織田家臣分裂為秀吉與勝家兩派﹐戰事再起。信長三子信孝(三七丸)將叔母阿市嫁給勝家﹐以尋求勝家的支持﹐勝家在感情上一償宿願﹐在軍事上卻仍然擺脫不了厄運﹐與秀吉的決戰中由於部將佐久間不聽軍令﹐導致大軍一敗塗地﹐不得已退回本據地北之庄。

前田利家(當年的阿狗)當時雖為勝家的部將﹐但利家與秀吉長年的交情人盡皆知﹐在勝家出兵之時﹐利家即猶豫不前(絕對是受了妻子阿松的影響)﹐戰到中盤,利家更自行從戰線上撤退。勝家兵敗後﹐路上行經前田利家的居城﹐入城休息﹐二人相對無言﹐勝家對於利家沒有一句責備之詞﹐只說:「請你讓我的將士洗個澡、飽餐一頓。」利家默默照辦﹐次日勝家就率軍離去﹐利家則投入秀吉麾下。對於利家此時的表現﹐有些勝家迷十分不以為然﹐認為利家晚年自述中﹐自己提到早年觸怒信長、被逐出家門那一段時間﹐境況淒涼﹐只有勝家、森可成還顧念舊情﹐會去探望他﹐也才瞭解真正朋友的可貴(當時秀吉可能還沒進入織田家)云云。但在勝家決戰關頭﹐利家居然還做得出背棄勝家之事﹐實在是...。小蔡其實也覺得中年以後的利家的確鋒芒盡失﹐變得謹慎持重﹐和以往大不相同。但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業﹐有時難免做出無奈之事﹐這也很難苛責利家啦。

勝家回到北之庄後﹐準備壯烈為信長殉死(在勝家的主觀上﹐他是為了主君而對抗野心勃勃要奪取織田家的秀吉)﹐面對新婚不到一年的阿市﹐萬般感慨﹐但他還是忍痛安排阿市出城的事宜﹐因為作為信長之妹又是秀吉長年仰慕對象的阿市﹐秀吉絕不敢怠慢。阿市默默地既不承諾也不反抗﹐但在兵臨城下的關鍵時刻﹐阿市將三個女兒送出圍城﹐自己卻留下與勝家共生死﹐這也是曾經經歷過家破人亡的阿市﹐不願再受亂世擺佈的一種決斷。勝家既心痛又歡喜﹐再度發揮他威猛老將的本色﹐以數百軍士與秀吉大軍鏖戰半日﹐最後在燃燒的城牆上切腹自殺。秀吉一生求之不可得的阿市也隨著織田家的氣數一起消逝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京都馬會
信長生前舉辦的最後一場盛會是在京都天皇御前進行的馬會。信長是有名的愛玩,他的嗜好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他最愛的還是飆馬。信長的馬術在家臣中無人能出其右,就算在成為天下霸主之後,也時常只帶幾個年輕隨從徹夜狂飆,從安土飆到京都,再從京都飆回安土。信長愛馬更是舉世聞名,當時諸國送給信長的禮物十有八九都是駿馬,諸侯們無不費盡心思找尋名馬來討好信長(附帶提及,正史記載中唯一曾被信長退貨的家臣禮物就是明智光秀所呈上的「馬一匹」,身為數十萬石大名的光秀送這麼寒酸的禮物,怪不得信長覺得還是不拿算了)。

天正十年正月信長在京都舉辦馬會,極盡華美之能事,遊行的前列是大小諸侯、根來寺眾、織田本家、京都公卿,其次則是信長的馬迴眾,柴田勝家、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等超級戰將逐一登場(秀吉當時在前線作戰,不斷寫信回來抱怨不能參加),其後是武井夕庵等近侍的隊伍,在行列中心則是由白衣黑褲的侍童所環繞著的信長本人。信長當日的裝扮極盡酷炫之能事,全身上下無一不是家臣們上窮碧落下黃泉所蒐集到的名品,畫眉的信長戴著唐冠頭巾,後插梅花,白底紅梅的小袖,上罩鑲金的蜀紅錦緞,刺繡牡丹腰帶,猩猩皮靴,白熊皮坐墊,與會者無不驚為天人。

再來舉行的演武場則更引起騷動,數百名親衛隊的制服帥哥,騎著裝扮華麗的駿馬,風馳電掣地在馬場中奔馳,再來信忠、信雄、信孝三兄弟一起上場表演快馬,令人目眩神馳,尤其是三七丸信孝,服裝華麗超絕,金銀刺繡,再鑲嵌珍珠寶石,還一面揮槍舞劍,愛現不輸老爸。最後的高潮當然是信長本人,信長騎著悍馬出場,縱橫狂飆,還在數匹急駛的馬背上連續換馬,行若無事,最後站在馬背上舉槍射靶,屢射屢中,無一失手,群眾歡呼聲震動天地。這場盛會從早上九點進行到下午四點,與會者有十三萬餘人,但秩序井然,沒有任何紛亂事件發生,可見信長威勢之盛。

這次馬會令天皇印象深刻,希望信長再為禁中表演一次,於是三月五日,信長又率五百精騎入宮,戴著他心愛的西洋羽毛寬邊帽,又在宮人、女御、更衣前現了一次,真是備受偶像崇拜。只是誰也不知道,本能寺之變即將在短短三個月後發生。

信長與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與年齡均不明(出身土歧氏之說﹐頗有疑問﹐年齡在本能寺之變當時也有五十五歲與六十餘歲等不同說法)﹐是個以文化教養人自居的書生型浪人﹐到四十餘歲還在周遊各國﹐尋求出仕的機會﹐但卻一直不獲重用﹐生活十分窮苦。一直到他在歧阜與鋒芒漸露的青年信長初見﹐信長的膽魄志向與光秀的才學教養﹐強烈地相互吸引住對方的目光﹐從此光秀得以施展經略長才﹐從一介來路不明的浪人﹐成為信長家臣中的佼佼者。然而這位通曉詩書禮儀的明智光秀﹐卻在十餘年後﹐以一萬七千人馬夜襲本能寺﹐襲殺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主君信長﹐自己也在短短百日之內身敗名裂﹐成為日本史上最大的叛賊。「成也信長﹐敗也信長」﹐光秀的弒君之舉﹐後來被譏為「三日天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而這樣一位饒富趣味而又神祕的日本史上最大的叛逆者﹐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又為何要叛變?這至今還是日本史上最大的謎題。
  

  
關於光秀弒逆的動機﹐至少有二十種以上的學說﹐近來則是由「天皇黑幕說」日漸取得有力學說的地位﹐由於小蔡不喜重複他人見解﹐請有興趣者自行參照專門討論此事的歷史網頁「本能寺之變」。(日文網頁)

依照小蔡個人的看法﹐雖然有許多周邊因素也可能並存﹐但光秀叛變的主要起因還是二人性格上的衝突。光秀有許多讀書人的典型通病,為人拘謹、講求儀式禮節﹐喜歡鑽牛角尖、不滿意見特別多、又愛囉里囉唆地講大道理;而欠缺耐心的信長和「謙遜有禮、虛心採納忠言」這些字眼向來沒什麼關聯﹐他尤其忌諱別人對他囉唆,這已經註定了二人先天相性不合。況且信長酒量不好﹐酒品更是有名的差﹐時常在酒後有粗暴之舉﹐這點家臣們知之甚詳﹐通常也知道如何應付。唯獨以文化人自居的明智光秀﹐不會逢場作戲﹐時常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事情。而爭執過後﹐「晴天霹靂打過馬上雨過天晴型」的信長﹐通常根本忘了有這回事﹐自己還覺得和光秀感情不錯;而神經質的光秀則是將遭受的「屈辱」一件件記在心頭﹐怨憤、緊張、畏懼、疑慮到神經衰弱的地步。長期處在焦慮委屈中的光秀,遇到導火線則一觸即發,終於釀成事變。

小蔡之所以認為光秀並非深謀遠慮地計劃後實行野心叛變的理由﹐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光秀在事前的猶豫不決及事後的茫然自失。光秀的決意﹐是先後反反覆覆、醞釀經月,而且最後還是被逼出來的。他先到神前占卜(一丟再丟直到拿到「大吉」才停手)、又開連歌會做出暗示、最後還請了四個屬下來開會尋求支持(實在是婆婆媽媽)。當時頗有才名的明智秀滿(光秀的女婿)立即表示贊成﹐使此事終成定局。會後光秀還去感謝他的支持(這人一點叛變的氣魄都沒有)﹐秀滿卻淚流滿面﹐說:「主上若只對我一人提出此事﹐我拼死也要阻止你這不智之舉;但你卻同時讓四人知悉你有叛主之意﹐這已無法保密﹐所以此事是回頭已晚,勢在必行。」由此可見光秀的優柔寡斷。
  






本能寺之變

襲殺信長的行動本身﹐光秀是籌劃的完美無缺、無懈可擊。1582年6月2日﹐信長夜宿京都本能寺﹐除了森蘭丸以下數十名侍童、侍女、舞者之外﹐毫無武裝侍衛。信長雖然身為天下霸主﹐仍不改愛玩習性﹐時常只帶數名侍從就出外遊蕩﹐只是他的運勢出奇地強﹐從未出事。但這一夜﹐光秀假傳森蘭丸號令﹐宣佈信長命大軍進京閱兵﹐於是率軍連夜趕赴京都﹐一路上凡是見到行軍的路人都不留活口﹐以防洩密﹐終於在拂曉毫無預警地用一萬多人層層包圍本能寺。(許多記載中說信長是在本能寺遭到「暗殺」,不過要用一萬七千人進行「暗殺」實在也是奇事一件。其實這應該只是表示史家們多認為光秀的手段不算光明磊落,信長死的冤枉而已吧)

信長在夢中聽到兵馬之聲而醒來﹐立即詢問是何人叛變﹐早一步出外探知軍情返回的森蘭丸回答:「敵軍持水色桔梗旗幟﹐乃惟任日向守謀叛。」信長聽說﹐只淡淡地說了一句:「無關是非」﹐即起身應戰。信長這句「無關是非」﹐也是一句著名的歷史謎題﹐頗堪玩味。拿起長弓的信長﹐雖已知事不可為﹐仍談笑風生地與侍童們一同應戰。近侍們擔心信長來不及自裁﹐屍首可能遭到凌辱﹐甚至可能被俘﹐一再催促信長入內﹐信長卻一副戰得起勁的淘氣樣﹐毫不理會﹐直到侍童死傷得只剩下三、四人﹐信長才若無其事地交代:「阿蘭﹐不要讓他們進來」﹐丟下長槍轉身入內﹐勇敢的蘭丸一人浴血苦戰﹐奇蹟似地阻擋住要取信長首級的敵軍強手﹐直到大殿火起﹐這對傳奇的主從也隨之灰飛煙滅。(很多小說和漫畫說信長和蘭丸被不明光線吸走﹐或是有人開時光機來把他們救走﹐不過就算是真的﹐也必須要保密﹐所以小蔡還是維持信長已經死了的見解。)

然而﹐在天明之後﹐明智軍清理火場﹐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信長的屍骨﹐整個大殿連疑似焦屍的屍塊都沒有﹐這使得本就神經質的光秀更是焦慮莫名﹐嚴命封鎖京都、不斷派人搜索﹐以防本來應該已經萬無生機的信長突然出現﹐也因此白白浪費了光秀應該好好掌握的寶貴時間。本能寺之變數日之後﹐光秀好像才突然想起應該聯絡一下其他友好的勢力﹐尋求支持(這也令小蔡覺得不可思議,但史實確是如此);然而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來﹐光秀對自己行為的認知是「起義抗暴」﹐但他心目中的「魔王」、「暴君」信長被打倒之後﹐呼應光秀的諸侯一人都沒有﹐反而是討伐光秀、為信長復仇之聲四起﹐尤其是秀吉拼命似地閃電大反撲﹐迅速的遠出乎光秀的預想之外。然而其中最令光秀震驚的是遭到老友細川藤孝的背棄。藤孝本是光秀的貧賤之交﹐是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的長年摯友﹐詩文相交﹐又是兒女親家(還是信長做的媒)﹐但是這位光秀心目中篤定的同盟者﹐卻毫不猶豫地父子一同落髮悼念信長﹐與光秀劃清界線。當然這些人也未必是基於對信長的義氣﹐而是著眼時勢﹐決定靠攏另一陣營﹐但光秀所受的打擊非同小可。在光秀回信懇求藤孝出兵相助的信中﹐他倉皇失措、不知所云之狀﹐幾乎令人不忍卒讀:
  

聽說貴父子落髮之事﹐我曾一度十分憤怒﹐但仔細想過之後﹐覺得你也非全無道理。但事到如今﹐無論如何請出兵相助。  
關於今後領國分配之事﹐我打算等你入京後奉上攝津一國﹐但如果你也想要若狹地區﹐我當然也會一併奉上。  

我之所以做此令人不可思議之事﹐也都是為了令郎、我婿忠興的未來。等到五十日、百日過後近畿安定下來﹐我就會把政權交給吾子十五郎(明智光慶)和與一郎(細川忠興)自行引退了。詳細情形請詢問二名使者。


這封關係光秀決戰成敗的求救信﹐寫得真是支離破碎、漏洞百出、豈有此理﹐可見光秀當時已經面臨精神崩潰的邊緣。總結光秀這個人物﹐多少有令人同情之處。若是他殺了信長之後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一定不像現在有那麼多同情者﹐但正是由於他弒主之後﹐茫然自失、悽悽惶惶的表現﹐還有身首異處死在山溝中的下場﹐頗讓人覺得不忍。有一部小說描述信長被現代人用時光機救出﹐在螢幕上觀看光秀本能寺之變後的表現時﹐忍不住替光秀著急:「笨禿頭!你在幹什麼啦!快啊!你要被猴子趕上了!」言下之意是說:你都暗算我成功了,現在怎麼可以這麼沒用!小蔡覺得是蠻像信長的個性的。
  






織田諸將的結局
   

信長死後﹐群雄並起﹐原本在霸主之下即將統一的日本又面臨動盪﹐好不容易將要獲得的和平又遭到嚴酷的挑戰。在織田家中在才略和志向上最能承繼信長遺志可說是秀吉﹐秀吉當時在前線與毛利對立﹐聽到信長死訊之後﹐當眾像孩子般嚎啕大哭﹐然而他決斷迅速﹐立即與毛利軍議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撲光秀﹐秀吉此舉其實相當冒險﹐一來毛利在獲悉信長死訊之後﹐並非不可能從後追擊;再者﹐秀吉三日三夜在暴風雨中行軍趕回﹐由於軍心動搖、路途艱苦﹐逃兵近半﹐剩下的回到近畿時也相當疲累﹐但秀吉還是發揮了他的天賦政治才能﹐散盡長濱城所有財物存糧﹐鼓舞全軍決一死戰﹐擊潰光秀﹐也因而取得為信長復仇的大義名分﹐為他奪得主控織田家今後走向的先機。
相對的﹐柴田勝家就無此機運與才氣﹐本能寺之變當時﹐遠在越後的勝家正與上衫家兩軍相持不下﹐無法抽身﹐等到勝家終於趕回﹐復仇之戰早已結束﹐在決定織田家未來命運的清洲會議上﹐勝家飽受指責﹐因為身為織田家第一家老的勝家沒能趕上信長的復仇之戰﹐被認為是大大地失格﹐最後織田家臣分裂為秀吉與勝家兩派﹐戰事再起。信長三子信孝(三七丸)將叔母阿市嫁給勝家﹐以尋求勝家的支持﹐勝家在感情上一償宿願﹐在軍事上卻仍然擺脫不了厄運﹐與秀吉的決戰中由於部將佐久間不聽軍令﹐導致大軍一敗塗地﹐不得已退回本據地北之庄。

前田利家(當年的阿狗)當時雖為勝家的部將﹐但利家與秀吉長年的交情人盡皆知﹐在勝家出兵之時﹐利家即猶豫不前(絕對是受了妻子阿松的影響)﹐戰到中盤,利家更自行從戰線上撤退。勝家兵敗後﹐路上行經前田利家的居城﹐入城休息﹐二人相對無言﹐勝家對於利家沒有一句責備之詞﹐只說:「請你讓我的將士洗個澡、飽餐一頓。」利家默默照辦﹐次日勝家就率軍離去﹐利家則投入秀吉麾下。對於利家此時的表現﹐有些勝家迷十分不以為然﹐認為利家晚年自述中﹐自己提到早年觸怒信長、被逐出家門那一段時間﹐境況淒涼﹐只有勝家、森可成還顧念舊情﹐會去探望他﹐也才瞭解真正朋友的可貴(當時秀吉可能還沒進入織田家)云云。但在勝家決戰關頭﹐利家居然還做得出背棄勝家之事﹐實在是...。小蔡其實也覺得中年以後的利家的確鋒芒盡失﹐變得謹慎持重﹐和以往大不相同。但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業﹐有時難免做出無奈之事﹐這也很難苛責利家啦。

勝家回到北之庄後﹐準備壯烈為信長殉死(在勝家的主觀上﹐他是為了主君而對抗野心勃勃要奪取織田家的秀吉)﹐面對新婚不到一年的阿市﹐萬般感慨﹐但他還是忍痛安排阿市出城的事宜﹐因為作為信長之妹又是秀吉長年仰慕對象的阿市﹐秀吉絕不敢怠慢。阿市默默地既不承諾也不反抗﹐但在兵臨城下的關鍵時刻﹐阿市將三個女兒送出圍城﹐自己卻留下與勝家共生死﹐這也是曾經經歷過家破人亡的阿市﹐不願再受亂世擺佈的一種決斷。勝家既心痛又歡喜﹐再度發揮他威猛老將的本色﹐以數百軍士與秀吉大軍鏖戰半日﹐最後在燃燒的城牆上切腹自殺。秀吉一生求之不可得的阿市也隨著織田家的氣數一起消逝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轉貼至清粥小蔡的城:

http://myweb.ncku.edu.tw/~weintsai/NobuFirst.html

這篇文章可以讓各位很明顯看到戰國許多名人的個性.
其中就以明智光秀而論.算是一位悲劇的主角.
其中對光秀的描寫.更是令人覺得好笑又同情
當然最主要是當遊玩的武將真實上是如何如何等.會令人備感驚喜
而加入不少小說來添加更多的調味料增加文章的豐富性
更是令人為之欲罷不能
就在此分享給各位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5 06:43 , Processed in 0.0293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