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走路功      by 何靜寒老師

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5470292285/

【何靜寒】 何靜寒老師受業於已故八卦拳宗師宮寶齋先生門下逾二十年,得窺由董海川、尹福、宮寶田以至宮寶齋一脈相傳的八卦拳面貌,為八卦拳第五代嫡傳,目前專業從事於教授與著作等推廣事業,希望能對現代人的身心健康有所幫助.....



一、序言

我年逾半百,學習兩種中國最難的武術~「八卦拳」和「太極拳」近四十年,教學近二十年,出版過兩本中文版、兩本英譯版武術專書,將近十支教學錄影帶、、、,現在,卻花很多時間教人們「走路」、「蹲坐」、「站立」這些平常事,如果老人家在,恐怕會笑我愈玩愈回去了,我也只好拉出孟子說:「予豈願意哉?予不得已也!」

  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凡是學習一項技藝,無論是靜的、動的、文的、武的,都喜歡往高深處追求,眼睛總是仰望著那些大成就者,希望「有為者亦若是」。

  我們習武之人更是如此,那個門派出過「天下無敵」的高手,就學那個門派,那種功法成就過高人,就練那種功法,成天想著飛天遁地、隔山打牛,心裡老是記掛著前輩中的奇人異士以及他們的非凡境界。

  「高山仰止」當然是對的,「Think Big」也很值得鼓勵,有一段時期我也這麼帶領學生,但是後來發現,成天要練「輕功」的人卻連「走路」都不會,而「輕功」的很多竅門,就隱藏在正確的「走路」方法裡。

  當我開始注意「走路」這件小事之後,居然發現幾乎沒有一個成年人的走路方式是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傷害身體的,然後又注意到他們日常的站姿、坐姿,以及使用肢體的方法,是如何日積月累的在傷害他們自己的健康。

  比方許多人因為長期姿式錯誤而日積月累的損害了膝關節,又因膝關節疼痛而減少運動,又因運動不足而戕害了整體健康,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於是我開始教這些最基本的「小事」,很多學生在獲益之後不禁欷歔~「這麼簡單卻重要的事,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教呢?」

  是呀!買一把吹風機都有「使用說明」,為什麼與我們同生共死的這個「身體」卻沒有「使用說明」?

  道理很簡單,當我們幼小的時候,都「自然而然」的與身體親密相處,合而為一,每個孩子都不會錯用他的身體,直到長大成人。

  每一本「產品保證書」都會警告「若因使用不當導致故障,本公司恕不負責」。

  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基本上都設計精良,足堪勝任生活所需,正常運作,可保百年,是我們自己「使用不當,導致故障」,只好自己承擔後果。

  你現在或許仍然「健步如飛」,也或許已經「寸步難行」,「健步如飛」的朋友難保明天不會「寸步難行」,「寸步難行」的朋友或許還有機會「健步如飛」。

  總之,學習如何有效使用我們自己的身體應該是責無旁貸,也真的沒有旁人可以代勞,而且一來自己或許可以少受些罪,二來對得起這個無怨無悔的終生伴侶。

  你認同這個覺悟嗎?讓我們從「走路」開始吧。
二、什麼時候走路出了問題?
  我時常觀察孩子們走路,從搖搖晃晃的幼童到歪歪斜斜的青少年。

  那搖搖晃晃的幼童剛剛脫離四肢爬行的階段,從地面危危顫顫的直立起來,他的肌肉還在發展,雖然身子、胳膊、腿可能是圓嘟嘟的,但絕對不會「強壯」,更不會想著怎麼去操弄肢體,搞好「走路」這件事。

  可是你看他們,飽飽的胸腔挺在前面,圓圓的屁股撅在後頭,那兩條腿與其說在「走」,不如說在「彈」,他們好像被前方一根無形的繩子牽引著,兩腿不由自主的追著那個牽引的力量,有時跟不上了,身體就往前柔軟的飄落在地上,兩隻小手自動撐著地面,挪挪屁股,把腿趕上來,又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

  有些孩子到十來歲還維持著這種身段(只是越來越少了)~挺著胸膛,撅著屁股,追風而行(當然他們不會摔跤了),有的孩子早早就被大人同化,失去了那種進退起落間優美的流暢。

  孩子的行動是輕快的,大人的行動是沉重的;孩子的行動是上颺的, 大人的行動是下墜的; 孩子的行動是自然的,大人的行動是勉強的;孩子的行動出自於「追隨」,大人的行動出自於「推動」。

  這種種的改變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是出自於個人,也肇因於社會,但結果不僅僅會傷害身體,也會影響人生,更進而拖累群體社會的發展。

  或曰:「這也太危言聳聽了吧!不過就是走路嘛,干人生、社會何事?」

  欲知詳情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三、生長能量
  你看見過噴灑的水柱嗎?無論是天然的湧泉,還是人工的水舞。你注意到成長的花樹嗎?無論是千年的神木,還是瞬滅的小草,它們都用盡力量向上伸展。當力量達到極限,無論水柱還是花樹,都開始迅速的向下掉落,回歸那個逃不開的羅網~「萬有引力」或稱「地心引力」。

  我們稱抵抗向上的時期為「生長期」,順從向下的時期為「老化期」,而其關鍵就是「生長能量」的強弱。是什麼力量讓孩子長大?是什麼力量讓孩子輕快?是什麼力量讓孩子整天蹦蹦跳跳停不下來? 是什麼力量讓孩子仰望天空蒐尋世界?而又是什麼時候我們失去了生長能量,開始枯萎?

  生病受傷的時候?饑腸轆轆的時候?懷憂喪志的時候?希望破滅的時候?自我否定的時候?放棄理想的時候?得過且過的時候?酩酊大醉的時候?筋疲力竭的時候?身心衰老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感覺喪失了那股向上的能量,一切都開始向下掉落。有沒有方法可以維持、強化、延長「生長能量」?

  許多古代的養生家和修行人在這上面殫精竭慮的尋尋覓覓,著作了許多文字,開創了許多法門,越說越隱晦,越練越高深,反而把最基礎的秘密掉落在山腳下的荒村野店之中。
四、幾乎失傳的小秘密
  「生長能量」也可以視為「生命能量」,因為許多傳統文明,都認為生命的長短、健康的良窳、人生境界的高低甚至死後靈魂的歸宿都與這股能量的強弱有關。

  當人們費盡心思而不計代價的尋找青春泉源、長壽秘方、生命意義和心靈導師的時候,如果我說:「秘密就在山腳下,秘密就在你的腳下」,有誰會相信?有誰會當真?

  有誰會同意「複雜高深的問題其實有個簡單的答案」?

  但是,想想看,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登高山而遠眺」的感覺?

  為什麼我們都羨慕翱翔高空的老鷹?

  為什麼人類不約而同的都想「嫦娥奔月」?

  為什麼所有的民族都認為「天堂在上方而地獄在下面」?

  那個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躍動就是那個未死的能量,也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道家有些觀念很有趣,例如:「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順則人,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陰陽相推而變化生矣」。

  印度的瑜珈行者認為人的生命能量是由下往上流動,因此發展出許多方法試圖由下往上打開一層層脈輪的障礙。

  「地心引力」籠罩在所有地球生物的身上,「生命能量」必需反其道而行,否則就沒有「生長」這回事,所以我們身上都有兩個力量在拔河,一個是來自於身體之外向下拉的「先天自然力」,一個是來自於身體之內向上拔的「後天生命力」,能弄懂這兩種力量並且妥為處理,人生的很多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比方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所有的「養育」行為都要幫助生命力向上發展,而不要有所壓抑,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因為老師和家長們不瞭解「生命力」。

  又比方成年之後,生命力日衰一日,我們要有所警覺而建立正確的「保養」習慣,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要持續引導生命力向上發展。

  許多人不瞭解「生命力」的存在和需求,因而無意中撲滅了火種,削弱了生命向上的能量,使自己生理和心理都沉淪於悲苦之中。

  另有一些人按耐不住火山熔岩般的「生命力」,便追求刺激或鋌而走險,以紓解那個內心莫名的蠢動,終致做出悔恨終生的行為。

  「地心引力」並非來自地獄,專門引人向惡,也不是硬要和人做對,把人往土裡拉,「地心引力」只是一種大自然的力量,如同風力和水力,如果我們可以感覺其存在而善加利用,很多時候「地心引力」反而可以「惠我良多」,讓我們活得輕鬆一點。

  人類不能離開這兩種力量而存活。「如何處理這兩種力量?」在任何領域都是祕密。
包括「走路」。
五、重力+重量+速度=傷害
  坐在路旁觀察每個人如何走路是很有趣的消遣,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功課。

  在此我們去異求同,看看大家是怎麼走路的:(假設由站立姿式,左腿先行)

  1.把身體重量移到右腿。

  2.邁出左腿,此時重心還在右腿。

  3.左腳跟落地(多數人此時左膝打直),身體重量同時由右腿移到左腿。

  4.右膝彎屈向前擺動,重覆2-4的動作。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外八字,有人內八字,有人踏行在一條線上,或兩條平行線上,或兩條交叉線上,當然也有人蛇行。

  無論如何,最大的問題發生在動作3:

  1.當左腳落地、重心前移的同時,左腿每一個關節(甚至經由脊椎關節直達頸椎)都承受三個力量的衝擊~

  1)從地面產生由下往上的「反作用力」

  2)因為重心前移產生由上往下的「體重壓力」

  3)由行動產生的「動態重力」

  這三種壓力與體重和行進速度成正比,而最大的衝擊點往往就在膝關節和腰椎關節。

  2.左腿前邁的同時,身體重量完全依賴右腿支撐,重心前移的時候也是靠右腿之力把身體重量推向左腿,絕大多數的人都把這個艱鉅的任務託付給右膝承受,而右膝的壓力也與體重和速度成正比。

  3.多數人在左腿邁步凌空的時候,關節都不在正確位置,所以落地之時關節不能平均分擔壓力,常此以往,導致關節某些角度快速受損,這個傷害也與體重、行進速度、運動方向以及地面平整度有關。

  這些壓力和傷害在我們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值一提,但債主總在我們沒錢的時候上門,沒有一個活人逃得掉。

  這麼針對這些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呢?
六、解決之道
問題一:

  當前腳落地、重心前移的同時,前腿關節承受的衝擊來自於「從地面產生由下往上的『反作用力』」與從上往下的「體重壓力」加「動態重力」。

解決方案:
  1、「地心引力」與「反作用力」屬於自然法則,不可改變,因此必須順從而加以利用。
  2、前腳落地的同時控制前腿關節以至於體內的動能向上抽拔,所以身體雖然不可避免的因「地心引力」而下落,但身體內在的控制卻是順應「反作用力」而上拔,不但減輕關節的衝擊,更使身體顯得輕快。

問題二:

  前腿邁出時,身體重量完全依賴後腿支撐,重心前移時用後腿之力把身體前推,使後膝承受過大的壓力。

解決方案:

  1、改變身體的平衡,放鬆後上背肌肉,使胸腔向前移動,此時的身體姿態是胸腔在前,腹腔在後,如同前述孩童模樣。
  2、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身體必然向前傾倒,待重心前移時,適時跨出前腿支持重心。
  3、跨出的前腿必須膝蓋微彎,保持彈性並實施「問題一」的解決方案。
  4、如此一來,身體是利用「地心引力」而移動,雙腿只是適時交換以支撐重心,不須耗費力量推動身體。

問題三:
  多數人在前腿邁出時,關節都不在正確位置,所以落地之時關節容易扭傷受損。
解決方案:
  根據前述的行動法則,關節的力量向上抽拔時已使關節歸於正位,又因順從「反作用力」,關節的壓力減輕,不易扭傷或磨損。
  以上的解決方案看來不難,但牽涉到細微的身體控制,對孩童以及所有的野生動物而言,這其實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但所謂「用進廢退」,對多數現代人而言,這些「本能」以經退化到「兒童相見不相識 , 笑問客從何處來  」的地步了,好在這些筋骨關節還在自家身上,稍為親近親近一定可以再續前緣。

七、開始練功,建立新習慣
  很少人會自問:
  我為什麼這樣走路?
  為什麼這樣講話?
  為什麼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
  為什麼都是這種穿著?
  為什麼從事這個行業?
  為什麼生氣又為什麼高興?
  為什麼我會成為今天的我?

  很多人會發現答案是「習慣」,甚至有些人會很滿意的說:「這是我的習慣!」,好像小說戲劇裡聽到某句口頭禪就知道某人到了,那個「習慣」代表了那個人。
  有位媳婦燒魚,無論大小都一定要去頭去尾,她夫家看著奇怪就問她「為什麼?」,這媳婦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媽媽都這樣」,回去問媽媽,也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媽媽都這樣」,又去問外婆(幸好外婆高壽),外婆說:「我那個時候家裡鍋子小,放不下一條魚,所以只好去頭去尾」。
  「習慣」不代表「正確」,「習慣」只會讓我們「不知不覺」。
  「不知不覺」的結果可能是「傻人有傻福」,也可能「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在今天這個超速變化的時代,我想後者的可能性會大一點。
  我們無論學什麼都要「練習」,「知而不習」不如不學。「練習」的目地就是「改變舊習慣,建立新習慣」。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所以他會成為「聖人」,對有些人而言,「改變習慣」並不是快樂的經驗,起碼很多人都不習慣去改變習慣。
  無論您今年貴庚,一定都走了幾十年的路,不知不覺建立了一套「走路的習慣」,這種不知不覺建立起來的習慣最是堅強頑固,需要莫大的「毅力」和「覺察力」才能逐漸「汰舊換新」。
  我大膽推測一下,您這種「不知不覺的習慣」可能不只「走路」這麼一件,有些對您可能「不知不覺」的有幫助,有些可能「不知不覺」的有害處,但這麼「不知不覺」下去,總不像「活著」的態度。
  有關「走路」的道理已闡述如前,這是筆者能做的部份,接下來的練習部份,完全要靠您自己走過。
  有膽挑戰自己數十年的「習慣」!筆者先在此致敬!您會發現,隨著一天天的自我突破,您改變的不只是「走路」!
八、髖關節開闔練習(坐姿與站姿)
  「髖關節」(俗稱「胯」或「大轉子」)是連結大腿骨與骨盆的關節,是我們最大、最強壯、最性感的關節,這裡是腿的起點,舉凡我們坐呀、跪呀、蹲呀、爬呀、跑呀、跳呀、踢呀、踩呀或搖搖「電動馬達」等等,都需要這個關節的充分配合。
  但是自從我們的生活逐漸現代化之後,日常的肢體習慣發生根本的變化,蹲馬桶變成坐馬桶、坐姿變成倚靠、爬樓梯變成站電梯、生活裡的進進出出都是「如履平地」,請回憶一下,您今天抬了幾次腿?
  現代化提供我們舒適的生活,但潛藏的危機也足以使我們弱化、退化,乃至於與自己疏遠了。
  髖關節的活化與否不僅僅關係到走路,它更是臟腑的能量得以循環的重要關卡,如果髖關節僵硬阻滯,五臟六腑產生的能量不能隨著氣血流通,就會像駕駛時常在低速檔猛踩油門,多餘的燃油沈澱堆積,內部的熱能無處散發,而終將傷害引擎。
  有人形容雙腿為「第二心臟」,其功能是否有效,必先取決於髖關節。
【練習一】
  一、坐在地板或椅子上,骨盆緊靠牆壁或椅背,坐地者雙腿伸直,腳跟前蹬,腳尖後拉,坐椅者左腿向前伸直,與骨盆成九十度,強健者腿懸空,虛弱者可置於腳凳,右腳以正常坐姿置於地面。
  二、由左腿開始,從髖關節把腿抽入骨盆,使關節密合,膝蓋不可彎曲,骨盆不可搖擺,上身放鬆,不用肩膀之力,不用腰背之力,只用髖關節本身的力量完成動作。
  三、開始我們會用上很多不必要的肌肉來做這件小事,沒有關係,確定大腿抽入髖關節後,維持不動,從肩膀開始(如果你有呰牙咧嘴,歪脖斜眼,就從頭開始),往下到背、腰、手臂、後臀到腿,有覺知的把不必要的肌肉一一放鬆,最後只留下少許必要的肌肉維持住髖關節的密合,感覺並享受這個放鬆的過程,記住那個必要的肌肉,這裡我們就開始需要靜心,享受過程,不要急於結果。
  四、確認只使用少許必要的肌肉後,把髖關節放鬆,往外推出,膝蓋與腳踝維持不動,推到最大限度時停住,重複【三】的經驗由上往下放鬆,找出必要的肌肉。
  五、坐地者左腿抽入時,右腿放出,然後右腿抽入,左腿放出,重複施為,坐椅者腿酸後換腿練習。
【練習二】
  採立正站姿(體弱者可扶一穩定物件如牆壁、樹幹等協助平衡),從左腿開始,遵循
  【練習一】的要領把左腿抽入左胯,此時會左腿短、右腿長,注意身體不可因而歪斜,其他練法與坐姿相同。
【練習三】
  前述練習也可以平躺姿勢施為,對臥病在床者很有幫助,也可作為睡前與醒後的暖身練習,但床不宜太軟,應以保持脊椎正直為度。
注意事項:
  一、本練習初期如果使用過多力量會導致臉紅、心跳、呼吸急促、全身發熱,請暫停、放鬆、恢復自然呼吸,即可改善。
  二、本練習中期會導致腰、背、臀、腿肌肉酸痛是正常現象,放鬆、散步,即可改善。
  三、本練習後期會因陽氣上升導致性慾略增、性能力略強,請不要想太多,喝口水,平常心。
九、使用內側肌肉
  中國人喜歡用「陰、陽」來區分事物,對「身體」當然不會例外,我們在此不談五臟六腑、身心氣血的陰陽,只談一下肢體皮肉的陰陽,用來說明我們練習牽涉的肢體部位。

  假設我們還在用四肢爬行,身體表面有兩個大的區分~太陽晒得到的部位和太陽晒不到的部位,前者為「陽」,比較黑,後者為「陰」,比較白,所以背為陽、腹為陰,手背、腳背一側為陽,手掌、腳掌一側為陰。

  我們通常喜歡用「陽面」肢體,因為陽面的肌肉比較強壯,陰面通常比較私密或脆弱。但是「陽」如果沒有「陰」的支撐,除了唬唬人,其實沒什麼大用,更重要的是,使用陽面肌肉會把我們的四肢帶離身體的中心~「脊椎」(看看那些「健美」的肌肉男女就知道了),這個時候肢體分離,「肢」得不到「體」的幫助,只好各自為政,自己把自己「五馬分屍」了,很多使用身體的錯誤,都起始於這裡。

  當我們在做前述【髖關節】以及本書所有的練習時,甚至你打太極拳、練氣功等等肢體運動時,請記住使用「陰面」的肌肉。

  比方練習從髖關節把腿抽回骨盆時,如果使用陽面外側肌肉,你會明顯的看到整條腿向外張開,兩腿之間的「會陰」部位(骨盆底部,兩腿之間那塊小肌肉)隨之鬆垮下墜,而如果你使用陰面內側肌肉,你會明顯看到兩腿向中間靠攏,「會陰」部位隨之收縮上提,這個小動作是上一章提到的「性能力略強」的決定因素,我知道您或許不在意性能力的強弱,但是這也與「生命能量」的聚散有關,一定要弄清楚。

  要改變使用陽面外側肌肉的習慣需要一段時間,或許您會害怕使用陰面內側肌肉會不會使陽面萎縮?

  請放心,陽面肌肉就像男人一樣總愛出鋒頭,練習陰面肌肉的時候,陽面也閒不住,而男人如果太強勢,女人就會受到壓抑而積弱不振,人體是一個小宇宙,若要這個宇宙平衡,就要「濟弱扶傾」,讓女人出出頭。
  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如果這本書只幫助您學會這個,我也可以問心無愧了。
十、站姿調整
  「走路」是從「站姿」開始的動作,其間有一個由「靜」到「動」的過程,所以在我們走路之前,先要把這個靜態的站姿準備好。

  其次,我們日常的身體姿態,通常包括靜態的坐姿、站姿和動態的走姿,其所佔的時間比例,上班族可能坐姿第一,服務業可能以站姿取勝,所謂滴水穿石,時間的力量非常可怕 ,長時間錯誤的靜態姿勢對於身體的傷害可能遠勝於短時間的動態 。

  「站姿」也是一種身體語言,所以因應不同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表達,有嚴肅的、瀟灑的、恐懼的、嫵媚的、委屈的、強悍的、意氣風發的或心灰意冷的等等,如果是暫時的姿態,無所謂傷害與否,如果那些「暫態」變成了習慣,或是成為自我認知的一種象徵,那就是心裡學家的事了,不在本書討論範圍。

  以下建議一種自我檢視的方法,無論您目前習慣於什麼站姿,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改正,並且作為我們學習走路前的準備。

【站姿自我檢視法】

  人類的「姿勢」是由「骨骼」建構起來的,而骨骼架構又是由「關節」銜接起來的,所以,簡單的說,「姿勢」正確與否其實就是決定於「關節位置」。

  1、按照您習慣的方式站立,感覺腳底的壓力是否平均?是否外側太多?內側太少?腳跟太多?腳掌太少?放鬆腳內骨骼,把腳底壓力調整到平均,起碼您感覺平均了,壓力的中心會自然落在所謂「湧泉穴」(腳底心稍前)的位置。

  2、檢查腳踝左右前後的壓力是否平均?兩腳間距太大,腳踝內側比較吃力,太小則相反,腳踝的調整牽連到腳底壓力,身體前傾時腳踝前方與前腳掌吃力太多,身體後仰則偏向腳跟,調整到感覺平均時,您會發現適當的兩腳距離大約正是所謂的「與肩同寬」。

  3、腳踝放定了之後,往上檢查膝關節,有沒有太往後彎?大部分的女性都會如此,膝關節銜接大腿骨和小腿骨,尋找一個中心位置,在周遭肌肉都可以放鬆的情況下,它們可以像堆積木一樣的疊在一起,處於靈活而穩定的那個端點。

  4、髖關節是腿與骨盆的銜接點,這是身體最大的關節,周圍包裹著強壯的肌肉,所以這個關節也最容易錯用而不自知。

  在膝關節處於正位的條件下,調整骨盆就可以調整髖關節,摸摸自己的骨盆兩側,大拇指抵住上端最突出的兩點,中指抵住髖關節的突出點,把這兩個點連成一條垂直線,如果小腹前凸或臀部後翹,這條線就會前後傾斜。

  如果您一時找不出這條線,無妨慢慢的左右前後搖一搖臀部,我發現很多人不好意思做這個動作,或許是因為對「性」的觀念太過保守和壓抑,您可以趁洗澡的時候做這個動作,把臀部擺動到四周的極限,當您體會到四周的極限位置,您就知道中心何在了。

  如果把骨盆正確的安置在大腿骨上,我們會發現鼠蹊那條線會向內形成一個溝槽,腹部和臀部肌肉都可以放鬆,骨盆承受的重量循著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流暢無阻的直接下達腳底,輕鬆卻穩定。

  5、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人體架構則是相反,能把下半身放正,上半身也不會差得太遠。

  比方如果骨盆放正了,表示臀部已經放鬆了,那麼薦椎(夾在骨盆裡的那一段脊椎)就會輕鬆的落下,腰椎的壓力也順著骨盆隨腿而下,得到紓解。

  通常腰椎像是夾在婆婆和先生中間的小媳婦,承受上身向下落和下身向上頂的擠壓,薦椎能鬆落,腰椎的問題就解決一半了,婆婆那一半比較麻煩一點。

  6、現在我們要把軀幹從橫隔膜分為上方的胸腔與下方的腹腔兩個部份,脊椎也分為胸椎和腰椎,人體解剖圖顯示胸椎向後彎、腰椎向前彎的S形,很多人太遷就這個S形,逐漸把小S養成大S,造成駝背凸腹的體態。

  脊椎是有彈性的,所以活人的脊椎有從S到I或I到S的空間,我們的臟腑掛在脊椎上,I的時候脊椎上下伸展,臟腑的活動空間增大,S的時候空間變小,S的屈度越大,臟腑的擠壓越嚴重,如果您喜歡住大房子,您的臟腑也有相同的渴望。

  剛才我們放鬆薦椎,使腰椎向下伸展了一點,現在我們來引導一下胸椎,看能不能讓出一些空間。

  回想一下前述胸腔在前,腹腔在後的幼童姿態,再想想四足動物,比方虎、豹,或者據說是我們祖先的猴子、黑猩猩,身體重要器官都被保護在脊椎下方,而且是不是胸腔比較大而重,腹腔比較小而輕?這種結構適合奔跑和戰鬥,當我們站起來之後,變成身體大部分的重量都在脊椎前方,而胸腔仍然大而重居於上,腹腔小而輕居於下,這種前重後輕,上重下輕的結構應該會使我們往前傾倒,幼童就是在這種結構下行動的。

  只是我們長高之後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把胸腔後移,同時把腹腔前挪,而形成我們現在一般的體態,也讓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

  現在試試看,把肩胛骨(背後肩膀下方那兩塊扇形骨)移向脊椎,再連同肩膀下沈,您會發現肩胛骨下方的那兩塊肌肉放鬆了,現在放鬆胸部,奇怪的事發生了。

  胸椎竟然因為胸腔往前移動向上推直了,慢慢注意這個變化,放鬆相關的肌肉,覺察骨骼的移動,深深吸一口氣,吸滿胸腔,感覺骨骼被撐拔開了,然後緩緩吐氣,肌肉下落,胸椎保持在正直的位置上。

  「上拔下落」不僅解放了腰椎的壓力,也使得每一節脊椎都因伸展而減低壓力、保持靈活。

  7、胸椎上推也給予頸椎支持的力量,龐大、沈重、複雜的頭顱就像指尖的籃球,輕輕的擺在頸椎之上,頸部的肌肉才能得以放鬆,氣血才得以順暢流通。

  8、此時您會覺得頭頂中央的「百會穴」附近空空暖暖的,深深吸一口氣,感覺滿到了百會穴,吐氣時感覺氣息像水一樣,從上往下流過每一個您調整過的關節,有感覺不順暢處,調整回來,再做一個呼吸,直到通體舒暢為止。

  這就是理想的「站姿」,只使用極少的肌肉力量,關節相互疊在正確的位置上,與地心引力合成一條垂直線。
十一、髖關節走路練習
  髖關節是腿的「根節」(膝關節是「中節」,踝關節是「梢節」),又是下肢與軀體的交通樞紐,我們在【髖關節開闔練習】中已經有所體會並且應該稍微強化了這個關節,現在可以進一步來運用了。

【練習一】

  1、採站姿,或一手側面扶牆保持平衡,體弱者也可以背部靠牆。

  2、用【髖關節開闔練習】中的方法把髖關節抽入骨盆,不同的是這裡要放鬆膝關節和踝關節,讓「中節」和「梢節」隨著「根節」的抽拔自然提起,膝蓋自然彎曲,待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停留一下,感覺膝關節與踝關節確實放鬆了,仍然由根節緩緩放下,膝關節與踝關節隨地心引力自動調整,小腿鬆鬆的墜落,應該一直與地面垂直。

  3、一腿練完,換腿操作。

【說明】

  一般人走路(或跑步)都是由膝關節帶動腿部動作,也就是由「中節」控制「梢節」和「根節」,就像把一根伸直的繩子從中央拉出來變成三角形,繩子的兩端會往「中節」收攏,這雖然是調整腿的長短便於走路的好方法,但也使髖關節離開骨盆,阻斷了腿與軀體的聯繫,也使得「生命能量」向下沈淪。

  這個練習是用把腿拉向軀體的力量走路,注意放鬆膝關節的感覺,有一道暖流經過膝關節,直達腳底。

【練習二】

  開始用這個方法緩慢的走路,骨盆不要歪斜擺動,暫時可以不要管上身,把注意力放在整條腿上,提腿的動力和落腿的壓力都在髖關節上,其餘部位都閒閒無事,只隨著地心引力彎屈或伸展。
十二、調整重心、利用重力
  好,恭喜恭喜,現在您會用髖關節,會用內側肌肉,也會輕輕鬆鬆站得挺直了,但是完全平衡的狀態不會動,我們又不希望用腿的力量來移動身體,那我們怎麼從站立的靜態,轉換成行走的動態?
  其實祕密很簡單~打破體態的平衡,使重心傾向於我們要行進的一方, 適時用腿來承接身體,讓地心引力帶著我們行動,所以我們只要做兩件事情:
  1)打破平衡,調整重心
  這個要領適用於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移動,這裡我們只舉前進為例來說明。
  從平衡的站立姿勢,再放鬆肩胛骨以下部位的「深層肌肉」,一直放鬆到脊椎,於是整個胸腔就會因為其不平衡的重量,向前移動一點點,只要足以打破平衡的一點點就夠了,於是上身就會向前傾倒,這是由靜轉動的契機。
  2)隨勢移步,適時承接
  1、當身體重心向前移動的同時,選擇一條腿,比方左腿吧,用髖關節把左腿提起來,如果能維持膝關節放鬆,那麼小腿會一直與地面垂直(因為引力)。
  2、當身體重心往下落的同時,剛好左腳也著地,承接住重心,請注意,一定要用大腿內側承擔壓力。
  3、上身的不平衡仍然順著重力往前移動,右腿繼續上述動作。
所以,走路的第一個觀念是,把自己交給地心引力,我們所要做的只是稍微改變體態,兩條腿適時的接住身子,就足夠了。
十三、開始走路有風
  人用「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來形容理想的行、住、坐、臥體態。古人講話都惜字如金,儉約的太有想像空間。
  他說「站如松」,卻沒說是哪一種松?但是由前面的練習,我們能體會是那種挺拔入雲的松,不是那種糾結扭曲的松。

  他說「行如風」,卻沒說是哪一種風?但無論是微風、颶風還是龍捲風,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飄然向上,而不是沈墜向下。

  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說如何從「站如松」到「行如風」?還好我們在上一章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一章要處理的問題是,既然把自己交給地心引力,應該是沈墜向下的「行如鐘」呀,為什麼能是飄然向上的「行如風」呢?

【練習一】

  左腿站立(體弱者可以背部靠牆),右腿屈膝抬起,雙手食指交叉環抱於右膝前下方,儘量將大腿靠近胸膛。

  1)把膝蓋部位往上提起,是否感覺髖關節外移,整個脊椎連同上身都往下墜落?這是錯誤的力量,會使能量散失,大多數人每天如此。

  2)兩手從膝蓋部位把大腿推入髖關節,是否感覺推力由髖關節推向骨盆,循薦椎使整個脊椎連同上身都推拔向上?這時腰椎自然挺直,胸腔自然往前移動,與站姿練習的體態相同。

  多練幾次,記住這個感覺。

【練習二】

  1)回到正確的站姿,改變重心開始移動,在胸腔隨著地心引力往前滑動的同時,抽拔左腿髖關節,依循【練習一】第二節同樣的感覺,把力量推向脊椎 。

  2)左腿抬起前落的同時,右腿內側從髖關節暗暗伸展到膝關節再到腳底,等於是從髖關節內側朝地面暗暗的撐一腳,但是腿並沒有因而伸長。

  3)右腿撐那一腳的反作用力,從地面循原路推向脊椎,正好趕上胸腔前移的動作,把身體推向前方。

  4)左膝微彎(保持小腿與地垂直,所以步幅越大,彎度越大),落腳接住重心。

  5)左腳落地的同時馬上暗暗的撐地一腳,產生反作用力,右腿抬起,重複前述動作。

  這是一連串精細覺察的動作,大自然的地心引力在前面拉著,人為的提腿、撐腿動作在後面推著,感覺像是騎自行車下坡,【拾壹章】的練習是讓自行車隨勢而下,這裡的練習是加上踩踏之力,增加行進的力量和速度。

  這個走法的重要除了「走路有風」之外,更重要的是那個下撐上拔的力量與「生命能量」合而為一,也就是說,每次我們走路的時候,就幫助生命能量向上發展。

  熟悉了這個走法之後,腰背越鬆,胸腔越往前移,抬腿的步幅越大,撐拔的力量越強,您就越走越行走如風。
十四、坐下也有學問
  久了,走累了,坐下歇歇吧。且慢!坐下也有學問。

  想想看平常自己是怎麼坐下的?那種把自己摔到沙發裡的動作不算「坐下」,我們要談的是規規矩矩的坐姿。

  一般人從站姿坐下的動作,是彎腰、撅臀、屈膝而坐,到了年紀大一點或想省點力的時候,就要扶著東西,或是雙手撐著腿才能坐下,因為這種坐下的方式也是由膝關節承受重量,容易造成膝關節的傷害。

  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觀念和方法來試試看。

【觀念】

  當我們要坐下或蹲下時,不要把身體重量往下壓到腿上,反而要像前面練習走路那樣,把腿往上抽回身體,咦!我明明是要往下坐,為什麼要把力量朝上使?還記得偉大的地心引力嗎?是的,無論如何,偉大的地心引力都會讓您坐下的,所以我們實在不用多花氣力去坐下,反而要想辦法減輕坐下的力量。

【方法】

  1)確定座椅穩固,不要用有滑輪等不穩定的椅子練習。

  2)靠近座椅邊緣,背對座椅,起碼要有一條腿接觸到座椅邊緣以確定位置。

  3)由大腿內側把腿抽入骨盆,但因為地心引力遠遠大於我們抽拔的力量,所以雙腿不會騰空,反而會把脊椎下拉,髖關節與膝關節也會隨之彎曲,到臀部接觸座椅為止。

  4)淑女坐姿,保持兩腳一前一後,大腿併攏,半側面坐下;英雄坐姿,兩腿微開,正面坐下,二者要領相同。

  5)坐定後,仍然保持大腿內側根部抽入骨盆,其力量經由薦椎上推,支撐脊椎直立上拔,其要領與站姿相同。

【說明】

  這是正襟危坐之姿,適合面試、聽訓、打坐、相親、約會、提親等正式場合,但若採一般坍塌坐姿打牌、上班、開會、上課、考試,必然發生呼吸短淺、攝氧不足、疲勞昏睡、氣血循環減緩之現象,馬上用此要領恢復正襟危坐,必然立刻精神百倍,頭腦清晰,足夠再挺一個回合。
十五、用什麼力量站起來?
  由坐姿站起來是件麻煩事,因為第一,我們要對抗地心引力,第二,我們的姿勢不好使力,尤其現在許多座椅太低、太深、太軟,使人好像陷在泥淖之中,完全沒有支撐人們起來的施力點。

  另外也是因為多數人起身的方式錯誤,彎腰、上身前傾、重量推到膝關節,再用膝關節站起來,而當膝關節無力時,就需要支撐攙扶才能站得起來。
  怎麼辦?「大腿內抽」!您真聰明,「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這個大腿內抽的力量還真好用。

  大腿內抽的時候,不是有一個力量循脊椎由下往上推拔嗎?所以當我們由坐姿要起身的時候:

  1)把一隻腳往腳跟方向收攏,作為一個靠近身體的支點。

  2)大腿根部往骨盆內抽拔,感覺一個力量上推脊椎時,跟著那個力量站起來。

  3)所以,先用抽拔產生站起來的力量,再跟隨這個力量完成站起來的動作。

  4)所以,站起來的時候上身仍然正直向上,不會前俯後仰,可以馬上進入站立或走路的姿勢。
十六、蹲下搬起重物來
  舒適方便的現代化生活中,我們不是有太多的機會需要蹲下,或搬移重物,但也因為如此,我們的身體對這些動作並不熟悉,有時偶爾搬一個花盆,或甚至彎腰繫一下鞋帶,就把腰扭傷了,生活裡真是處處危機呀!

  「用進廢退」是自然的法則,我們的身體機能也不離「物競天擇」。

  很多現代人蹲不下去,或者蹲下去不能腳跟落地,都是因為生活裡沒有這個需要,「蹲踞」這個動作就被身體淘汰了,而「蹲踞」所需要的筋骨肌肉就僵硬萎縮了,但身體是一個整體,一個部位的僵硬萎縮將影響整體的順暢平衡,如果能夠預防,就不要任其發生。

【蹲下練習】

  1)面對一個穩固之物,比方一棵樹、樓梯欄杆或牆角門框。

  2)採立正姿勢,開始時兩腳距離約與肩寬,盡量貼近面前穩固物件,雙手在胸前高度扶握該物,身體正直,不要前傾或後仰。

  3)胯(髖關節)向上吸,腿向上抽,如同【坐下】的練習憑空坐下,雙手跟隨下移。

  4)保持薦椎中正穩定以及上身正直,重心後移,保持小腿始終與地面垂直,膝間寬度與雙腳相同,膝蓋方向與腳尖相同,上身的重量由胯支撐,不能推給膝關節。

  5)盡量坐下到最低限度,如果感覺下背部或臀部太緊,動作暫停,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繼續下蹲。

  6)蹲到最低姿勢時,檢查上身與小腿是否正直?兩膝寬度是否與雙腳相同?膝蓋方向是否與腳尖相同?保持正確姿勢進行三五個深呼吸,繼續放鬆感覺僵硬緊繃的部位。

【起身練習】

  1)起身要領與坐姿起立相同,只是需要更大的力量抽腿吸胯。

  2)感覺抽腿吸胯的力量把脊椎上推,繼續維持並增加那個上拔的力量,身體隨之緩緩站起,一路吸氣,待站直後緩緩吐氣,並仍然維持上拔的力量。

  3)起身的過程中不可以前俯後仰,確定起身的動作是緊緊跟隨著上拔的力量行進 ,如果氣吸滿了,就吐掉再吸,不要憋氣 。

  4)呼吸調整均勻後重複練習。

  5)有腿部關節病變者,量力而為或痊癒後再練習。

【持物起身】

  1)採取前述蹲姿,依照物件位置與形狀,調整到最適當高度。

  2)雙手持抱該物(此時或許會改變蹲姿,傾身向前,無妨),將身體盡量靠近該物,或將該物盡量靠近身體,回復標準蹲姿。

  3)固定脊椎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甚至手指位置,不使晃動,這是重要步驟,萬勿忽略。

  4)依照起身要領使該物隨著身體起來,如果起身動作抬不起該物,即表示該勿超出您的負荷,應該馬上放棄,找人幫防或使用工具,切勿勉強傷身。

  蹲下起身的練習對身體健康以及形塑下半身的曲線幫助很大,但一定要注意膝關節位置,以免造成傷害。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9-29 06:53 , Processed in 3.0945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