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譯:
有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國,
雖然擁有武器但始終都用不到,
人民安居樂業、富足飽滿,以致怕有危險而不願遷居到遠方。
雖有舟船可用,但沒人要搭乘;
雖有盔甲武器等防衛的武器,卻因為沒有機會使用而不知道該放在哪裡。
該國人民彷彿回到古時候,以結繩的方法記載一下曾經發生的事情就夠了,
其他的用品及工具彷彿都是多餘之物。
人民對於自己已經擁有維生的食物、藉以保暖的衣物、
安全的居住環境及生活的方式跟習慣,都感到滿足。
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見鄰近國家的活動情形,
大家養的雞叫聲也都互相聽得到(距離很近),
但是兩邊的人民從出生到死亡之間,卻因為沒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來。
這是我心中的烏拖之邦。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老子的理論是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不主張入世.強調無為而治
認為無為而治是統治的最高境界
跟老子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儒家的主張
強調事在人為.提倡人的自我表現價值
但是真正影響中國歷史傳承千年的是博采百家之所長的儒學
其中也是包括道家
老子的學說深奧.因此容易造成誤解
說起小國寡民.台灣也可以稱得上小國寡民了
但是要真正做到老子的程度
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或者說.老子的學說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我雖然崇拜老子,但我比較喜歡孔子說的:大同世界!!!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談談老子吧

老子的傳說很多.有人說從黃帝時代就存在.也有人說是襄陽子的轉世.如果這些傳說是真的.那麼老子可能是一位有上千歲的老妖怪了.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印象中老子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傳說其母懷胎72年才生下老子.因此一出生就已經是滿頭白髮.也有人說老子一出生就會講話.指著一棵李子樹說「就以這棵樹為我的姓吧!」因此老子姓李.
老子認為.真正的智慧是超脫世俗的一切規範禮節.甚至於無視生死的存在.也就是人類類似宇宙般的虛無.從而了解人類的渺小.跟廣闊的天.跟廣闊的地相比較.人類的存在就微乎其微沒有意義了.因此禮節規範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這種言論理所當然的受到儒家的排斥.也就是說.儒家認為禮的存在是必要的.何者是對.何者是錯.在道德的規範下.正確分辨出應該做與不應該做的事.
然而.儘管老子與儒家的學說互相排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前陣子在鐵傲爭論的18禁版的問題.兩者同樣都會表示反對的.以孔子的眼光來說.應該會搖搖頭.然後說「非禮也」.對18禁網頁的存在.其實也間接的反映了在現在與古代的道德觀差別了.因此所謂的禮儀之邦.在中國實際上已經是過去式.相對的.以老子的眼光來說.大概會大笑三聲.然後不予置評吧.因為老子並不認為物理上的思考比精神上的思考來得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吧.這種想法就像女生常常問的「想做愛.還是想做朋友」如果是做愛.那就不用了.而老子的想法就是想做朋友的那一種.
回歸主題吧.老子認為.要達到傳說中的烏托邦境界(印度神話的理想世界).那麼有兩種人.一種是屬於初生嬰兒般的無知的智慧.也就是說難聽一點的白痴的智慧.另一種則是超脫一切的大智慧.照老子的說法.就是能了解大自然運行規則的智慧.而這兩種智慧的人.事實上是一種極端的存在.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時代.都是不見容於人類社會的存在.就是天才與瘋子的差別.這兩者的差別則是一線之隔.一體而兩面的意思.如果不想被當成瘋子.那就做出對人類社會有貢獻的事來.例如西方國家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也許也曾經在天才與瘋子的範圍內徘徊吧.例如換個角度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不過是個發明大量殺人的原子彈與發明世界上不到10個人聽得懂的相對論的瘋子.而這種人的存在通常是很孤單的.因為愛因斯坦沒有理解自己內心真正想法的人.如果他跟老子生存在同一個時代的話.也許他們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說不定.提到愛因斯坦.不由得想到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天才嗎?身為天才的條件是什麼?也許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天才吧.不知道愛因斯坦是否也曾經為自己被稱為天才而有所困擾過.不過不管如何.愛因斯坦是不希望被稱為天才的吧.
重新談老子的事.老子的學說.正因為其境界太高.因此能接受其學說的人微乎其微.而真正能夠在人類社會作出貢獻的則是儒家的思想.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實際有人實施過老子的學說的.
老子的身分某方面跟基督教的耶穌很類似.都是傳說中具有神通力而真實存在的人.但是跟耶穌不同的是.老子並不用神通力來顯示與宣揚他的學說.而是留有道德經一書流傳後世.相對基督教的耶穌.則是連在最後即將被處死刑的時候.也沒有辦法用自己的神通力就自己一命.就這一點來看.雖然基督教後來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是兩人的言論.老子顯然比耶穌來得偉大多了.
老子最後是不是成仙了呢?根據老子的傳說以及種種許多道家成仙的事蹟.會有這種謠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比較起老子的思想.不才更寧願相信老子是一位平凡的老人家.畢竟上古時代民間所流傳事蹟.受到後人加油添醋的例子並不少見.以老子的個性來說.也許並不喜歡被當成神仙來拜.但是要向世人為自己的事做解釋.也不像是老子會做得出來的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美國參議院議員湯馬士曾送出一幅老子道德經的書法,給予某世界人口大國及聲稱擁有四千年文明的某民族之領導層(應該都知道是指那一國了吧= =),教導他們管治社會之藝術。


老莊的道家智慧,跟儒家的不一樣。老莊飄逸,孔孟沉重。如果用繪畫來比喻,道家則是潑墨的意筆,儒家是白抽重彩寬工筆。老子的治國學問,三言兩語,簡單而深遠。他心目中的理想國是甚麼?那就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意思就是,國家宜小,政府即使囤積了兵器,也不必動用。政府應讓人民熱愛生活,不要動不動就令他們移居外國。他說統治者應該人民熱愛生活其居,樂其俗。


老子的理想國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不一樣,柏拉圖是重視統治者的質素及維護奴隸體制,他認為只要統治者及貴族接受過高等教育,學習哲學的智慧,則足夠了。當然柏拉圖他並沒有錯,國家的統治者修養是很重要,但這種修養必須是大智慧,並不能是小聰明。老子說:「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個智字,指的就是專門會耍弄技術的小聰明。統治者光有小聰明不夠。他沒有大智慧,又怎能悟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理呢?


老子的說話,某人口大國統治者聽不進去。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某國人就不信『小國寡民』之一套,而要窮兵黷武,統一國土,還要為統一不惜一切代價。而且他們的準則是自己侵略別人是為了統一,別國侵略它別是傷害了兩國感情。某四千年文明的睡獅統治者陷在權術的迷障裡,過足了權力欲。老子的理想國在歐洲卻多少有點實現了。禮失而求諸野,怪不得今天西方人比某國人更懂得欣賞老子呢。


(聖代辛苦了/ . \,雪姐是一個不稱職的版主呢,要你一個苦苦支撐著歷史版,我對你不起>.<)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咦?原來雪姬姐也讀過老子道德經
讓雪姬姐見笑了
因為最近發生了很多事
不由得有感而發寫了這篇
結果讓雪姬姐看到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小國寡民的烏拖邦

申命記:13:6-10

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兒女,或是你懷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誘你說:「我們不如去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是你四圍列國的神。」無論是離你近離你遠,從地這邊到地那邊的神,你不可依從他,也不可聽從他,眼不可顧惜他;你不可憐恤他,也不可遮庇他。總要殺他,你先下手,然後眾民也下手,將他治死要用石頭打死他,因為他想要勾引你離開那領你出埃及地為奴之家的耶和華你的 神。




好一個「神愛世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 15:03 , Processed in 0.02067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