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flance

真是的,三國時代在襄陽城的謀士有4個很出名,世稱隆中四傑,徐庶,孔明,崔州平,另一個我忘了,麻煩別忘了他們,不然他們在墳墓會捶心肝說當年幹嘛拜於水鏡先生門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41 歐治子 的文章

徐庶、諸葛亮、崔州平、石廣元是否真曾投入司馬徽門下,在下十分懷疑,因這欠缺明證。史上有載為司馬徽弟子者有:李譔(梓潼涪人,《三國志‧蜀書》有傳)之父李仁。
龐統之學應出自家學,其叔龐德公為司馬徽之師友。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42 HOLMESLEE 的文章

另,《三國志‧注》引《襄陽記》:「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從文句看來,此三人並無師徒關係,比較類似朋友或平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如果以軍師...來說

雙孫算軍師嗎?

這2個應該比較像指揮官吧

如果以軍師來說...那就是姜子牙...

如果還不滿意.要在選一個.那就是張良

中國幾乎都是出產最好的指揮官+行政人才+社會技術人才...不是出軍師和思考家...

因此.這個要選非常的困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44 zoids-wwz無限制 的文章

軍師應該是指那些幕後工作者吧,呵呵,所以孫武不能算,他更像個統帥,不過孫臏應該算跟他搭配的統帥是田忌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我最愛張良
鞠躬盡卒,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本來在我心目中是第一,但是自從我看了蘇軾的「留侯論」之後,便將張子房排為我心中第一了,能屈能伸大丈夫啊!極少人可以做的像他如此徹底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neo0708 於 06-9-29 13:45 發表
想必 蕭何 沒人提過!!
劉邦問張良:孤提幾人可退敵?
張良:十萬可退!!
劉邦:比韓信呼!?
張良:二萬!!
劉邦大怒:此人如此驍勇善戰日後必危急孤!!先殺勠...


我認為應該叫拍馬屁大師吧=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不动如山 於 06-10-16 12:02 AM 發表
軍師應該是指那些幕後工作者吧,呵呵,所以孫武不能算,他更像個統帥,不過孫臏應該算跟他搭配的統帥是田忌啊。




孫臏也不能算.因為他是用指揮官的眼光來作戰

而且,他本來就是統帥.只是被陷害.

不過.如果是以工作上的性質.那軍師的職業就沒錯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48 zoids-wwz無限制 的文章

其實古人的軍師約等同現在的參謀長,參謀長除了幕後的作業外,有時也可以代替指揮官指揮軍隊。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孫臏應該是屬於軍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P.K. 於 04-11-1 03:50 AM 發表
張良= =/

因為他除了籌劃計策外.還懂的自我的保身之道.

更重要的一點:他有資格當偽娘阿...XD
懂得自保之道者不只張良,劉基也是喔


要說軍師,沒有最不最欣賞的,而是他的的智慧都各有特色,值得學習。 ...


我也是推崇張良,至於劉基雖然也學張良引退,就我所知後來朱元璋還是找到他,下場各位自己想想吧!
我聽到的一段(如下)。
*********************************************************************************
劉伯溫雖歸老於鄉,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強,人不在身邊反覺難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後快。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對他不會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兒子留京為官,算是人質。而且朱元璋每年歲暮都將退休的劉基之子璉、宋濂之子允載、葉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機等召去京師,接見於便殿,噓寒問暖,「親加訓誨,燕語如家人。」故此,退隱後的劉伯溫異常低調,「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記載有這樣一件事,青田縣令因久仰劉伯溫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為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逃脫朱元璋的算計。 朝廷方面,李善長為朱元璋所忌,已經自動退休,胡惟庸與李善長同鄉,因李的舉薦而成為丞相。其實,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長外另一丞相人選問題徵詢過劉伯溫的意見,劉就不看好胡惟庸,評價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明史列傳卷16》)。胡惟庸因此對劉伯溫懷恨在心。後來終於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報復的機會。 當時甌、閩間有一條狹長的地域叫談洋,該地區是鹽販、盜賊聚集的地方,方國珍便是從這起兵反叛的。劉基委託兒子劉璉上奏,建議應在該地區設立巡檢司以控制管轄該地,使那裡的刁民無機可乘,不能互相勾結或脅迫戍邊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書吳雲彈刻劉基,反指淡洋踞山臨海,有君王之氣.劉基想要謀取作為自己的墓地,當地百姓不答應,便想要在那裡設置巡檢司為難當地民眾,才導致該地區形勢迅速惡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傳此文讓劉伯溫知曉。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也是一種脅迫,如果沒有合適的反應,謀反的罪名就會臨頭。劉伯溫於是只好赴京親自上朝拜見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過問此事,劉伯溫既不能辨白,又不敢離京。不久便發病了。此時胡惟庸攜帶補藥前來探望病情。劉基吃了胡惟庸拿來的藥後,頓時感到有如拳頭大小的石頭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劉基又利用空閒時間奏明瞭朱元璋.朱元璋依舊不過問。又過了三個月,病情更加惡化。朱元璋派人前去問候劉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讓他乘坐傳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鄉。 不久後,一代絕世奇才便這樣去世了。 毒殺劉基,這是後來胡惟庸的一大罪狀,但下毒是否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懸疑。不過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極大。

[ 本文最後由 barrykuo 於 06-12-25 10:13 A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1 09:24 , Processed in 0.0201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