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記者陳志東、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網路流傳郵件指出,台北市陽明山平等里一帶的山坡地上,最近被人發現有種野菜的人家為了增加耕作面積、又為了規避法令,因此將土地上的樹木一一剝皮,讓樹看起來像是自然死亡。這樣的做法,嚴重影響水土保育,更是對樹的一種凌遲之刑,讓人心痛不已。因此郵件中呼籲,請大家不要再去陽明山吃野菜了,也請大家積極向「國有財產局」檢舉--真的有這種事情嗎?事實又是如何呢?


真的有這種事嗎?我們分兩部分來看吧,首先是剝皮樹的部分。是的,真的有這種事。而且被扒皮的樹木不只網路上拍的1棵、2棵,根據建設局日前去看,目前還在等死的總共有80多棵。本月10日,台灣蘋果日報有披露了「部分」情形。(參見:
陽明山5千樹遭剝皮--之所以說是「部分情形」,主要是報導中有兩個地方要商榷,一個是報導中說的五千株樹被剝皮,根據建設局的勘察,看不出來有這麼多,前地主太太也表示「太誇張」,就算全種滿了也種不出這麼多樹。另一個地方是報導中的說法,如是否會造成土石流,建管處認為不能遽下定論,仍需專家會勘後才能判斷。)

究竟怎麼回事?


整件事情得從今年2004年8月說起。8月期間林務局接獲通報,指稱在陽明山平等里平菁路93巷一帶有人將樹沿著樹幹環狀剝皮,林務局也立即指派羅東林管處前往視察,並隨即交由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處理。建設局在派人前往視察後,發現主要都是道路邊的樹幹被剝皮。

然而,由於此地剛剛好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外一點點,完全不適用國家公園法,而且也不是森林用地或山坡地,因此無法可管,最後只好將案件轉交國有財產局,看看是否可以破壞國有財產名義加以處理討回公道。此外,由於此地恰好位在一個袋型的死胡同地形中,出入都剛好必須經過一間派出所,因此建設局也委請警察機關多加注意。

今年9月間,建設局再次接獲通報,並立即再次派員前往,結果發現,這次地點是在平菁路95巷的一片山坡地中,被剝皮樹的面積更大,總計約為0.4公頃(約1200坪),數量更多,還在等死的就有80多棵,樹種遍及相思、楠木、南洋杉、樟木等等,無一倖免。

建設局表示,由於此一地點相當隱密,必須從路邊再走一長段小路進入後才能看到,因此,之前巡山員一直沒有發現。

完全無法可管!


在網路上流傳的這些怵目驚心剝皮樹照片,就是第二次被檢舉的這個地點。但是,儘管怵目驚心,翻遍法令,還是完全無法可管。

因為網路檢舉的地點剛剛好位在國家公園範圍區外一點點,不適用國家公園法、不適用森林法、也無法以山坡地水土保持等法規加以處理,而且,把樹剝皮的行為,也不曾經由法律規範。

建設局三科股長黃欣俠表示,除非地主「以重型機具進入破壞地形地貌」,才能依法處理,但今天地主將樹剝皮讓其死亡,在法令上只能看做是地主在處理自己農地上的財產,政府無法可管。


礙著誰了?


長在農地上的樹究竟屬誰?大法官會議曾經作出解釋,「是屬於地主所有」。而這片土地是誰的呢?台北市政府建設局三科承辦人顏深賢表示,這一整片0.4公頃的土地,總計劃分成7筆土地,分屬3位地主所有,但是所有的地目都屬於「農用旱地」,是私人所有。

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這三位地主之一,是平等里前里長鄒枝和,不過現在已過戶給他妹妹。我們去電詢問時,剛好也是老里長的太太接電話。鄒太太表示,這塊地已經傳承好幾代,當初也是光溜溜的種些蕃薯之類的作物,如果要土石流,早就土石流了。她說,這塊地傳到他先生這一代,共有三兄弟持分,因為種田辛苦,大家都不想做,所以就荒廢了,也長出樹來,並不是像不知情的外人所觀察的那樣。「農田就是要耕啊,不把樹處理掉怎麼做?」鄒太太說,如果政府覺得這塊地不適合耕作,那就徵收去好了。

蘋果日報採訪當天也有到場的平等里現任里長李泳憲也對外界的質疑感到難以理解,他表示:「地是私人的,樹是自己種的,這樣有礙著誰嗎?」那麼,為什麼要環剝,而不是直接砍掉呢?李泳憲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反問:「砍下來要怎麼搬?」「搬去哪?」


政府會怎麼辦?


顏深賢指出,未來這片土地如果只是依然作為農地使用,建設局就無法規範其剝樹皮行為,只能勸說。但如果地主想要蓋農舍或作其他用途,就必須經過建管處審查,並由建設局4科針對其水土保持進行評估,也因此,目前建設局已將這片土地列為重點地區,除了定期巡視,也會特別留意其是否進行任何申請,如果有違法,一定依法追究。

黃欣俠表示,如果要更有效的管理這片土地,唯一的方法就是變更地目,透過都市計劃將這片土地由農地改為山坡地、森林地或是保護區,然而,這會影響地主權益,況且,都市計劃變更非同小可,也不是小面積、小面積的進行變更,要變更,一定是一大片的區域。然而,平等里很多地區都是平地,不太可能單為了這一小片山坡地面積就變更地目。


野菜何處來?


總而言之,就第一個問題,環剝樹木是有此事沒錯,不過情形和網路與平面媒體報導的有出入。再者,剝樹是為了種蔬菜來賣嗎?顏深賢說:這要看後續發展。那麼,就算是種菜呢?顏深賢說:那也是在法令許可內。

單以此事件,是否可以推論到所有的野菜都是這樣來的呢?北投區農會農事指導員李秉城表示,據他了解,北投這邊的高冷蔬菜種植,主要都以竹子湖區域為主,近年來也都漸漸改種花卉,甚少聽說這種砍樹種菜的情事。

士林農會推廣股的許世恩先生則說:「比例很低。」他說,網路上所言,他也是早上才聽人說,我們打電話去問時,剛好是第二遍。

那麼,一般人平常在陽明山上吃的野菜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李秉城與許世恩都表示,山上種的與山下運來的都有。如果是量大的,多半要向山下採購,店面比較小的,才會自產自銷。


我們的結論

綜合以上的查證,我們的結論是:是真的有這麼一件樹剝皮事件,但是剝皮背後的理由、地主與外界的認知,都有出入,在沒有更詳實的官方學術勘察前,也不能遽然將此處的耕作與引發土石流的超限利用劃上等號。此外,陽明山的野菜來源很多元,如果要因此一竿子打翻所有種野菜的人家,甚至呼籲大家都不要吃,不僅在邏輯上不通,也與事實不相符。

當然,撇開農業用地的權益問題,如果影響到國土保育,那就無關私人不私人了,如果大家在遊山之餘有發現其他違法情事,還是可以多利用台北市建設局違反水土保持檢舉電話:0800-209666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 18:04 , Processed in 0.01735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